我是 Canwen
我會兩種樂器,小提琴和鋼琴
我夢想成為醫師
最喜歡的科目是微積分
我有虎爸和虎媽
他們不允許我到朋友家過夜
但是為了補償我
他們每天都煮我最愛的食物——
米飯
另外,我很不會開車
所以我的問題是
你們花多久時間才發現
我剛剛是在開玩笑?
(笑聲)
你們可能會猜到
今天我要談的是種族議題
我就從分享自己
以亞裔美國人身分成長的故事開始
兩歲的時候,我搬到了美國
所以,我的人生就是
兩種不同文化的融合
我用筷子吃義大利麵
我對陳皮雞愛不釋手
而我的童年英雄是姚明
但在南、北達科他州和愛荷達州
這些幾乎沒有多元種族的地方成長
我很難把所謂中國血統的身分
與內心是美國人的身分結合
身為當時唯一的亞洲人
我發現人們注意到我的第一件事
就是我不是白人
而當我還小的時候
我很快地理解到
我面臨兩種選擇
要不表現得像
大家刻板印象中的亞洲人一樣
要不就是表現得
和我身邊的白人朋友們一樣
除此之外別無其他
對我來說,這意味著
我的數學很好是應該的
因為人們覺得亞洲人本該如此
而不是因為我用功
這也意味著當有男生約我出去時
只是因為他想搞上黃種人
而非真正喜歡我
這意味著有好長一段時間
我的身分必須迎合那些
認為我「與眾不同」的人
而我認為身為亞洲人
是我唯一的特別之處
我所居住的地方
加深了這些事情對我的影響
請不要誤會
其中只有一小部分的人
是真正的種族歧視者
或是幾近種族歧視者
大多數的人只是有一些些無知
我想你可能在想
「這有什麼差別嗎?」
好,我來舉個例子
非種族歧視者會說
「我是白人,而你不是。」
而種族歧視者會說
「我是白人,而你不是,
這就是為何我比你高貴。」
但是無知的人通常會說
「我是白人,你不是,
我不知道怎麼辦。」
現在,我完全相信
這些無知的人
其實是很善良的好人
但是有時候他們會問
一些令人困擾的問題
我來舉幾個例子
「天啊,你是中國人!
我也有個中國朋友,你認識他嗎?」
(笑聲)
「不,
我不認識。
對於你那不切實際的期待,很可惜
在居住著 13 億 5 千萬
中國人的地球上
我不是每個人都認識」
人們還會問
「你的名字怎麼來的?」
而我真的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所以我通常據實以報
「我的父母幫我取的。」
「所以你們的名字怎麼來的?」
(笑聲)
更別說
人們常常搞錯我和其他亞洲人
有一次,有個人直接過來跟我說
「安琪,我太愛你的作品了!」
我超級困惑
所以我只有說聲謝謝後就快步離開
但是,在這些常見的問題裡
我最喜歡的仍然是最經典的那句
「你來自哪裡?」
因為我曾住過好幾個不同的地方
所以對話通常像這樣
「你來自哪裡?」
「喔,我來自愛荷達州的波夕。」
「好的,但我是問你
『真正』來自哪裡?」
「噢,我曾在南達科他州
住過一陣子。」
「喔喔,在那之前呢?」
「北達科他州。」
「好吧,我想我直接切入重點好了,
我想知道的是,
你有沒有曾經住在離這裡很遠很遠,
且說著不同語言的地方?」
「哦,我懂你在說什麼了,
沒錯,我以前住在德州。」
(笑聲)
此時,他們通常會
就此放棄然後開始想
為什麼我不像那些很酷的亞洲人
像是林書豪、成龍
或者他們跳過不必要的對話
直接切入重點問:
「你的家庭來自哪裡?」
所以給你們參考參考
這是最保險的問法
但是,這些搞笑的互動
常常讓我想要排斥我本身的文化
因為我認為這樣能讓我跟大家一樣
我盡可能的透過貶低我的種族
來擺脫我跟刻板印象亞洲人的關係
並且假裝我討厭數學
但是最糟的是,我成功了
我越抗拒我的華人身分
我就會變得越受歡迎
我表現得像我的同儕
於是他們變得更喜歡我
我變得更加自信
因為我知道我和他們愈來愈相似
但是當我變得更「美」化
我同時也在一點一滴地迷失自己
有部分的我再也回不來了
無論我再怎麼假裝
我和那些美國同學沒有不同
我和他們仍然不一樣
因為在我住的地方,白人是種標準
而我也漸漸受到影響
14 歲生日時
我得到了「模擬市民 3」的電玩
你可以創造自己的角色
並且控制他們的生活
14 歲的我,創建了
標準的完美小家庭
有著一棟大豪宅
還有大游泳池
我沈迷於這個遊戲大約三個月
之後就再也沒玩過
也沒有再去想過它
直到前幾個禮拜
我突然意識到
那個我所創造的家庭,角色是白人
我所創造的自己,是白人
我創造的每一個人都是白人
而且最糟的是
這是我無意識的舉動
那時我從來沒有想過
其實我可以把角色設計得和我一樣
白人在我眼裡很自然地變成一種標準
事實上
亞裔美國人在美國的多元文化裡
扮演著一種奇怪的角色
我們是模範少數族群
社會拿我們的成功
和其他種族較勁
以此表示種族歧視並不存在
但那對亞裔美國人來說
意味著什麼?
那意味著我們還未相似到能被接受
但也沒有不同到被厭惡的程度
我們永遠處於一個灰色地帶
而且社會也不太確定該怎麼辦才好
所以他們用膚色來區分我們
他們說我們必須屏棄自己的傳統
來融入群體中
他們說我們的異國長相
是我們唯一的特徴
他們一個一個地剝奪我們的特徴
直到我們是外國人
但又不怎麼像外國人
是美國人卻也不怎麼像美國人
我們是獨立的個體
但只有在身邊沒有
相同種族的人時才成立
我希望我之前有勇氣講出這些問題
但來自一個盡量避免衝突
和一個根據種族進行劃分的文化背景
我要怎麼克服這些壓力來維持平和
而同時也可以保有真正的自己?
雖然我不想承認
但很多時候我不會出聲
因為如果我說了
別人可能會說我太過敏感
或是說我很容易動氣
或是那根本不值得
但我想說的是
人們會願意承認這點嗎?
對,種族問題是有爭議性沒錯
但這正是我們該正視它的原因
我才剛滿 18 歲
世界上還有很多我不知道的事
但我知道的是,你很難承認
自己可能就是問題本身
我們,都有可能就是問題本身
因此,與其一步一步指導你們
如何不對亞洲人產生偏見
不如讓你們自行決定
從我的演講中得到什麼
我所能做的
就是分享我的故事
我是 Canwen
最喜歡的顏色是紫色
我會彈鋼琴,但不太擅長拉小提琴
我有一對非常支持我
以及認真工作的父母
還有一個很棒的十歲弟弟
我喜愛微積分勝過一切
我不喜歡吃飯
我的開車技術很可怕
但最重要的是
我為我的身分感到驕傲
為身為部分美國人而驕傲
為身為部分華人而驕傲
以及為兩者兼具感到更加驕傲
謝謝各位
(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