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VTT 00:00:07.244 --> 00:00:09.364 20 世纪 60 年代, 00:00:09.366 --> 00:00:13.299 在一项针对美国最负盛名的 一位人物的调查中, 00:00:13.299 --> 00:00:17.233 联邦调查局收集了将近两千份文件。 00:00:17.246 --> 00:00:21.103 这个调查案中的主角是 一位叫做詹姆斯·鲍德温的作家。 00:00:21.321 --> 00:00:22.481 在当时, 00:00:22.487 --> 00:00:25.427 联邦调查局调查了 许多艺术家和思想家, 00:00:25.427 --> 00:00:29.186 但是他们中大部分人的文件数量 比起鲍德温都是小巫见大巫。 00:00:29.186 --> 00:00:31.536 在联邦调查局追踪他的那些年里, 00:00:31.536 --> 00:00:35.350 他成为了世界上 最畅销的黑人作家之一。 00:00:35.350 --> 00:00:38.886 那么到底是什么使詹姆斯·鲍德温 在当时的公众和美国当局眼里 00:00:38.886 --> 00:00:41.553 变得如此显赫呢? NOTE Paragraph 00:00:42.105 --> 00:00:44.022 1924 年,鲍德温出生在纽约哈莱姆, 00:00:44.022 --> 00:00:46.344 他是家里九个孩子中的长子。 00:00:46.344 --> 00:00:49.609 14 岁起,他开始从事传道士的工作。 00:00:49.609 --> 00:00:53.093 在布道过程中,他逐渐发展起了 自己作为作家的声音, 00:00:53.093 --> 00:00:55.582 但同时也与教会关于种族不平等和 00:00:55.582 --> 00:00:58.212 同性恋问题的立场产生了分歧。 NOTE Paragraph 00:00:59.010 --> 00:00:59.971 上完高中后, 00:00:59.971 --> 00:01:04.236 他在做一系列杂活儿的同时 开始创作小说和散文。 00:01:04.236 --> 00:01:06.695 但是那些驱使他远离教堂的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 00:01:06.695 --> 00:01:09.155 也仍然无法避免。 00:01:09.860 --> 00:01:12.674 不断面对种族歧视和对同性恋的憎恶, 00:01:12.674 --> 00:01:16.730 愤怒而失望的他 渴望一个少些束缚的生活。 00:01:16.730 --> 00:01:20.085 于是,在 1948 年, 00:01:20.085 --> 00:01:23.035 24 岁的他通过 一个写作奖学金去了巴黎。 NOTE Paragraph 00:01:23.035 --> 00:01:25.641 在法国,他于 1953 年发表了 自己的第一部小说 00:01:25.641 --> 00:01:28.814 《向苍天呼吁》。 00:01:28.814 --> 00:01:30.064 故事背景设置在哈莱姆, 00:01:30.064 --> 00:01:34.467 小说探索了教堂同时作为 压抑和希望来源的存在。 00:01:34.467 --> 00:01:37.322 它受到了黑人和白人读者的普遍欢迎。 00:01:37.322 --> 00:01:39.235 随着小说不断获得赞誉, 00:01:39.235 --> 00:01:43.677 鲍德温在他 1955 年发表的 随笔文集《一个土生子的札记》里 00:01:43.677 --> 00:01:47.830 集中表达了自己对于种族、 阶级、文化和流亡的想法。 NOTE Paragraph 00:01:48.490 --> 00:01:49.580 于此同时, 00:01:49.580 --> 00:01:52.422 民权运动在当时的美国势头愈发猛烈。 00:01:52.422 --> 00:01:56.932 越来越多的美国黑人 开始登记参与投票和选举。 00:01:56.932 --> 00:02:01.744 但是在学校内,在公交车上, 在工作中,在军队里, 00:02:01.744 --> 00:02:03.834 他们的基本尊严依旧得不到保障。 00:02:03.834 --> 00:02:06.751 虽然他余生的大部分时间 都在法国度过, 00:02:06.751 --> 00:02:09.132 但鲍德温还是坚定地 投入到了这场民权运动中。 00:02:09.132 --> 00:02:12.149 他深谙自己的祖国 有尚未兑现的诺言。 00:02:12.149 --> 00:02:15.075 他亲眼目睹过家人、朋友以及邻居 00:02:15.075 --> 00:02:18.714 陷入毒瘾、监狱和自杀的泥沼。 00:02:18.714 --> 00:02:21.413 他相信这些人的悲惨命运源于 00:02:21.413 --> 00:02:23.775 一个实行种族隔离社会的种种束缚。 00:02:23.775 --> 00:02:25.075 1963 年, 00:02:25.075 --> 00:02:27.669 他发表了短文集《下一次将是烈火》, 00:02:27.669 --> 00:02:29.883 醒目地揭示了美国种族纠纷问题。 00:02:29.883 --> 00:02:32.270 除了指出白人对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00:02:32.270 --> 00:02:33.754 他更进一步地论证, 00:02:33.754 --> 00:02:36.721 种族歧视对白人同样造成了伤害。 00:02:36.731 --> 00:02:37.821 在他看来, 00:02:37.821 --> 00:02:42.048 所有人都无法避免地 被同一个社会肌理缠绕。 00:02:42.048 --> 00:02:43.508 他一直认为: 00:02:43.508 --> 00:02:46.797 “人们被困在历史中, 而历史被困在人们心中。” NOTE Paragraph 00:02:47.447 --> 00:02:49.317 鲍德温在民权运动中所扮演的角色 00:02:49.317 --> 00:02:51.347 超越了观察者和报告者。 00:02:51.347 --> 00:02:53.636 他遍游美国南方, 00:02:53.636 --> 00:02:56.613 参加集会,发表演说。 00:02:56.613 --> 00:02:59.438 他既与白人政客,也与 包括马尔克姆· X 在内的黑人激进分子 00:02:59.438 --> 00:03:01.008 进行辩论。 00:03:01.008 --> 00:03:04.709 他同时还充当联络人的角色, 帮助黑人激进分子及知识分子 00:03:04.709 --> 00:03:07.567 与像罗伯特·肯尼迪这样的 掌权白人领袖进行沟通。 00:03:07.567 --> 00:03:09.102 鲍德温擅于以白人受众 00:03:09.102 --> 00:03:11.671 原意聆听的方式阐明社会动荡的原因, 00:03:11.671 --> 00:03:14.777 鉴于他的这个特殊才能, 00:03:14.777 --> 00:03:18.736 肯尼迪和其他一些人 往往把他看做是美国黑人的使者。 00:03:18.736 --> 00:03:20.906 但鲍德温本人则拒绝这个标签。 00:03:20.906 --> 00:03:22.142 而与此同时, 00:03:22.142 --> 00:03:25.852 他高超的语言文字能力也 使得联邦调查局将其视作威胁。 00:03:25.852 --> 00:03:27.888 由于旅居国外,加之自己的性取向, 00:03:27.888 --> 00:03:29.978 即使是在当时民权运动的圈子里, 00:03:29.978 --> 00:03:33.044 鲍德温也会不时觉得自己是个局外人。 00:03:33.044 --> 00:03:35.126 对此,他在自己的文字中 进行了公开的探讨, 00:03:35.126 --> 00:03:37.897 哪怕正值同性恋恐惧症猖獗之时。 NOTE Paragraph 00:03:37.897 --> 00:03:39.113 纵观其一生, 00:03:39.113 --> 00:03:42.012 鲍德温视自己的角色为见证者。 00:03:42.012 --> 00:03:43.702 与许多同时代的人不同, 00:03:43.702 --> 00:03:46.853 他有幸活着看到了 一些民权运动的胜利, 00:03:46.853 --> 00:03:51.333 但美国持续的种族不平等 依然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上。 00:03:51.333 --> 00:03:53.981 虽说他可能感觉被困在了 属于自己的历史时刻里, 00:03:53.981 --> 00:03:56.664 但他的话引导了几代人, 00:03:56.664 --> 00:03:59.555 使得他们对最为复杂的社会问题 有了更加细致入微的了解, 00:03:59.555 --> 00:04:02.524 同时也使得他们自己 有了被了解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