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员哨声) 晚上好! 晚上好,大家好吗? 不错?太好了! 欢迎,欢迎,欢迎你们来到本场比赛。 比赛时长正好为 18 分钟。 没问题吧?你们都属于同一支球队: 梅赫伦(Mechelen)。 好吗? 嘿各位,我想球场上公平竞赛、 互相尊重并积极进取。 你们能做到吗? 爽快。 祝你们好运! 一年前,我决定要当一名足球裁判员, 但我不是为了赚钱。 每场比赛我只能拿到 20 欧元。 所以我不可能靠它发财,对吧? 当然不可能,我做这个决定是 出于另外两个原因: 其一,为了保持身材。 其二,我想知道怎样 才可以不把所有事往心里去。 [ 怎样可以不把所有事往心里去?] 我看到有些人在点头。 你们大概在想, “当一名裁判员具备绝佳条件, 知道怎样不事事往心里去,是吧?” 因为观众的呐喊声 从来不包含鼓励或积极的内容 不。他们喊什么呢? 告诉我,告诉我。 [听众]:“废物!你瞎了吗?” 是,是的,答对了。 作为裁判,我就是个替罪羊。 显而易见,错的总是我。 总是我的不对。 于是我想知道, 怎样可以不让这些往心里去。 因为我心里老是纠结放不下。 比如,当我慢速行驶, 想找到某个地方, 而刚好我后面有车时, 我感觉自己正被猎捕。 尤其当后面的人开始按喇叭、闪大灯时, 我觉得他们是在针对我。 我知道不应该这么想,但做不到。 你们懂我的意思吗? 或者,当有人在最后一刻取消约会, 我会感到自己的地位不是那么重要。 于是,我心里又想多了, 甚至想得很专业。 我是个公共演讲者,就像我今晚的身份, 这就是我所做的。 我发表定题演讲,我喜欢演讲, 喜欢把听众带入到我的故事里。 因为就在我看到有人开小差的那一刻—— 比如有人在低头看手机—— (响指)又来了: 我又往心里去了。 放松! 你们今晚会没事的,别紧张。 想用手机就用吧, 和邻座聊天也没关系, 我不会再往心里去了。 为什么不呢? 因为现在,此时此刻, 我很清楚这种事情会有可能发生。 更重要的是,我有对策了。 所以今晚,我想跟大家分享下我的对策。 你们想听吗? 好。 因为,我猜我不是现场唯一一个, 会把事情都往心里去的人,对吧? 大家想象一下—— 你邀请了一个朋友去看电影,她回复你, “哦不好意思,我得工作。” 但你却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张照片, 照片里的她当晚正和朋友们享用大餐! 或想象一下你为了一个项目工作得很累, 你对最终成果很自豪, 但你得到的只有批评。 于是你回到家, 想休息一下,分享这不痛快的遭遇。 但正当你在讲的时候, 另一个人却走开了,转而看起了电视。 现在,有谁会把上述 情况之一往心里去呢? 来,举手让我看看 很多人。 为什么? 为什么我们会往心里去? 有人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 然后——嘭! 我们觉得他人伤害了、忽视了、 冒犯了、背叛了我们, 但这我们就是这样认为的, 这是另一个人的错。 他要对我们的感受负责, 他应该被骂。 现在,等下,等等。 谁说的? 这是我们的什么在说话? [为什么?] [自尊心] 是我们的自尊心在说话。 我们的自尊心认为 他人应该考虑我们的感受。 我们的自尊心不接受批评,打死不认! 我们的自尊心想得到认同: “我是对的!” 这是你想要的吗? 你想要自己是对的? [你想要凡事正确?] (叹气) 那太累了。 当我被自尊心支配时, 我无时不在战斗中, 我长期与全世界为敌。 这让我筋疲力尽。 如果我们不往心里去的话, 事情不就简单很多? 因为那时将没有人能凌驾于你之上, 你自由了。 你能感受到和他人相处时 更加和谐融洽。 当然如此! 因为你的精力可以投入到美好的事物上去, 而不是没完没了地较劲、逼疯自己。 所以问题在于 你是想要凡事都对 还是想要开心自在? 有些人在想: “凡事都对,我就开心了。” 好吧,那你怎么做到呢? 怎样才能既开心又不事事往心里去呢? 人生如一场比赛,现在比赛一触即发, 这场比赛会让你懂得不要事事往心里去。 所以作为裁判,我用抛硬币来决定。 硬币有两面:正和反。 这两面分别代表了两种策略, 让我们不再把所有事都往心里去。 这位先生,先生,晚上好。 你是我们这支大球队的队长。 你来选择:正面还是反面? (“队长”)正面。 好。 运气不错,是正面! 准备好听第一个了吗? 好,请听。 第一个策略—— 与我无关。 这句话什么意思? 听起来很奇怪,对吧? 因为每次我事情往心里去的时候, 我总觉得这些都在针对我。 我看到有人低头看手机,感觉被冒犯了。 我心想,“喂,我为了这场演讲 花了很多时间精力。 我想得到尊重。” 我心里考虑的是,“我,我,我。” 熟悉不?是的吧? 但实际上,这其实和我没关系。 如果我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呢? 我问自己, “为什么?为什么他/她会盯着手机?” 可能他刚刚收到了一条重要的信息, 他已经为此等了很久, 或者他对我演讲的主题不感兴趣。 都有可能! 或者恰恰相反,他很感兴趣, 想在手机上做笔记。 顺便说下,这招很妙。 我只是需要将焦点从“我”转向“我们”, 这样我就不会往心里去了。 如果我想知道他人的意图, 我就能更好理解对方,而不是生闷气。 是不是有点感同身受呢? 你让儿子上床睡觉但他不愿意, 他坐在地上,又踢又叫“我讨厌你!“ 你会往心里去吗? 不会! 不,你不会因为你知道这和自己无关。 这是他的诉求,他的需要。 他生气,想晚睡一会儿,仅此而已。 所以说,第一条策略便是, 这与我无关。 看看他人的意图是什么。 后面车的司机跟得太紧还闪大灯, 很可能是因为他赶时间。 与我无关,不是吗? 就是那么简单。 理论上是的, 因为现实生活中,操作起来很麻烦。 女士们先生们, 你们知道我们的大脑 一天能产生多少想法吗? 5 万! 猜猜又有多少是积极的想法呢? 只有 1 万。 所以这意味着, 我们 80% 的想法都是消极的。 很多吧? 你看到两个同事在聊天, 然后,他们看了你一眼便笑了起来。 你心里是想, “哦,他们肯定看到 我穿新鞋了也想要一双?” 不! 或是想, “不好了,他们在笑话我。 他们在说我坏话。” 所以你得下很大功夫改正自己,说, “等下,我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他们笑的可能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 所以学会看到他人的积极意图, 需要我们非常自律且不断训练自己。 这就是我当裁判员的原因: 我想训练自己的大脑, 不要认为事事都针对自己。 我每一周训练一个半小时, 刚好是一场比赛的时间。 这是对不懂足球的人说的。 现在,比赛快开始了,我做做热身活动, 不只是活动筋骨,还有活动脑子。 我在更衣室内给自己打气: “你要小心,弗雷德里克, 到时候比赛中会有很多刺激到你的因素。 你要做的决定有人不会认同, 他们会朝你吼难听的话。” 所以我告诉自己, “弗雷德里克,不要往心里去。 这些与我无关。 他们只是想着自己凡事正确。 他们只是想自己的球队赢。” 看到了吗? 当我把注意力放到别人身上时, 我没必要事事往心里去了。 当我有意识地运用这条策略, 我承认,我在球场上感觉更自在了。 当教练、球员或是观众 不同意我的决定, 我心态也更稳了。 女士们先生们,这条策略有用! 但可惜,有些时候不那么管用。 因为他们骂我的一些话, 比如这张照片里的,真的很扎心: “你个废物。换个爱好吧! 知道换什么吗?钓鱼去!” 噢!心痛! 或许他们说得没错, 可能是我误判了, 或许我的确是一个废物。 说真的,我有些时候也这么想。 看见了吗? 每一枚硬币都有反面。 当第一条策略 “与我无关” 不管用时, 这就相当于 “这与我有关!” [ 与我有关。] 我得盯着镜子,质疑自己, 作为一名新手裁判,我仍带有不安全感, 尤其是关于自己, 我从没踢过足球。 这与我有关, 因为这和我的不安全感分不开, 我不相信自己。 或者说与我的一部分有关, 我并没有全盘接受自己。 女士们先生们,你们懂我的意思吗? 即使我知道 后面的司机跟得紧是因为他赶时间, 但他朝我按喇叭和闪大灯时, 我仍然往心里去了, 所以我必须反省自己。 可能是我开得太慢了, 这个我知道。 我只是不喜欢自己笨拙的样子。 那么又有什么理由往心里去呢?对吧? 当我说, “女士们先生们,你们都是橙子。” 谁会放心上呢? 没有人,对吧? 为什么没人呢? 因为你们不会认为自己真的是一个橙子。 橙子? 当然,除非你不喜欢自己的红头发, 我很幸运不是。 但,当有人说, ”弗雷德里克,你很自私。“ 噢!心痛! 我会当真的, 因为我知道这不是什么无稽之谈。 如果我老实说, 我知道自己没有时刻关心他人的需求。 当你受批评了, 心里难受, 很可能是因为你童年时期就存在一些问题, 可能你小时候一直不够优秀。 当你考试满分十分拿了九分, 你家里人说,”喂,怎么不拿个十分呢?" 看见了吗? 我们只有真正心痛的时候才会往心里去。 在那时,我们应该同情自己。 噢,好心痛。要命! 我一直苦苦渴望得到认可, 如果不能得到我会很伤心。 看见了吗? 同样你也可以说出来。干嘛不试试? 告诉别人你的内心感受。 “喂,我正讲着呢, 你就这么走开去看电视了? 你好像根本不关心我的事。 不太好吧。” 你敞开心扉,展露脆弱的一面, 诉说你的感受但不怪罪他人, 这样能别人更容易理解你, 更多地考虑你的需求。 你们懂我的意思吧? 总而言之—— 怎样才能不往心里去? 一,与我无关! 看清他人的意图。 如果不管用的话: 二,与我有关。 同情自己,坦白直说。 女士们先生们, 恳请你们,不要事事往心里去, 但我真的希望你们 会在接下来的几小时几天内, 能够将一些事情放在心上。 只有你们这么做了, 才可以检验下这两条策略。 想象,想象下,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将此化为实践。 那岂不是能极大增进我们的感情吗? 我们能一起让世界更美好。 那不是很好吗? 我甚至可以当当裁判,赚点小钱。 谁不想要花 20 欧元 去学会着不往心里去? 来举手。 我看看。 哦,这么多人。 现在谁还想要这 20 欧元? 现在谁还想要这 20 欧元? 现在谁还想要这 20 欧元? 现在谁还想要呢? 为什么你还是想要这 20 欧元? (听众成员) 因为这毕竟还是 20 欧元啊! 人们会攻击你,批驳你,或冷落你。 他们用语言将你揉皱, 朝你吐唾沫,甚至将你踩在脚底。 但你要记得: 无论他们做什么或说什么, 你的价值永远不会因此改变。 谢谢。 (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