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VTT 00:00:00.050 --> 00:00:01.850 我們這次課的內容 00:00:01.850 --> 00:00:04.520 是複習化學課中所講的 00:00:04.520 --> 00:00:10.040 關於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的知識 00:00:10.040 --> 00:00:13.660 我們會看到 化學課的知識 00:00:13.660 --> 00:00:16.980 與生物學家或者說生化學家使用的術語 00:00:16.980 --> 00:00:17.950 是如何相關的 00:00:17.950 --> 00:00:20.020 最後 我們會看到它們實際上是一樣的 00:00:20.020 --> 00:00:23.300 作爲複習 如果你看了化學的影片課 00:00:23.300 --> 00:00:25.000 氧化反應 可以看做-- 00:00:25.000 --> 00:00:27.030 實際上 有一個著名的助記符號 00:00:27.030 --> 00:00:37.090 它就是OIL和RIG oil意爲氧化反應是失去-- 00:00:37.090 --> 00:00:39.920 我把它放在引號內 因爲反應未必會失去電子 00:00:39.920 --> 00:00:43.410 大家馬上就會明白我的意思-- 是失去電子 00:00:43.410 --> 00:00:46.550 這就是你在化學課中學到的 00:00:46.550 --> 00:00:53.970 你也學到了 還原反應是得到 00:00:53.970 --> 00:00:55.590 我也把它放在引號內 00:00:55.590 --> 00:01:00.640 是得到電子 00:01:00.640 --> 00:01:01.470 放進引號內的原因 00:01:01.470 --> 00:01:03.230 是未必會得到電子 00:01:03.230 --> 00:01:04.990 更多情況是占用電子 00:01:04.990 --> 00:01:06.580 它被稱爲還原反應的原因是 00:01:06.580 --> 00:01:11.100 如果得到了電子 如果是真正得到電子 00:01:11.100 --> 00:01:14.000 那麽電荷就減少了 00:01:14.000 --> 00:01:15.940 它被稱爲氧化反應的原因是 00:01:15.940 --> 00:01:19.070 反應物常常是失去電子給氧氣 00:01:19.070 --> 00:01:20.860 當然 不一定必須是氧氣 00:01:20.860 --> 00:01:24.080 可以是任何從反應物得到電子的分子 00:01:24.080 --> 00:01:27.750 我想 爲使說明更加具體 00:01:27.750 --> 00:01:29.860 舉個例子比較好 00:01:29.860 --> 00:01:32.410 這裡有一些氫分子 00:01:32.410 --> 00:01:34.710 是氣態的 00:01:34.710 --> 00:01:39.110 然後 使它和氧分子發生燃燒反應 00:01:39.110 --> 00:01:40.740 這就是1937年在“興登堡號”飛艇上發生的事故 00:01:40.740 --> 00:01:42.590 充滿氫氣的氫氣球 00:01:42.590 --> 00:01:44.060 在遇到火花 00:01:44.060 --> 00:01:46.910 同時暴露在氧氣下時 就會産生爆炸 00:01:46.910 --> 00:01:49.900 在這個過程中 對於每莫耳氧分子 00:01:49.900 --> 00:01:52.880 如果有2莫耳氫分子-- 00:01:52.880 --> 00:01:54.700 這個方程式就平衡了 00:01:54.700 --> 00:02:01.090 就會生成2莫耳的水和大量的熱量 00:02:01.090 --> 00:02:02.600 這樣會産生爆炸的 00:02:06.670 --> 00:02:09.310 我的意思是 雖然我們談到了興登堡號 00:02:09.310 --> 00:02:10.450 但是 我寫下這個方程式 00:02:10.450 --> 00:02:13.430 是想展示給你看 什麽被氧化了 00:02:13.430 --> 00:02:15.510 什麽被還原了 00:02:15.510 --> 00:02:18.040 那麽 在這種情況下的氫氣 00:02:18.040 --> 00:02:20.620 氫分子是這樣子的 00:02:20.620 --> 00:02:23.620 有一個氫-氫鍵 00:02:23.620 --> 00:02:25.480 兩個氫原子互相共享對方的一個電子 00:02:25.480 --> 00:02:29.090 這樣兩個原子的1s軌道就飽和了 00:02:29.090 --> 00:02:31.160 它們並不丟失電子 00:02:31.160 --> 00:02:33.510 並不占用對方的電子 00:02:33.510 --> 00:02:35.810 可以說 它們處於中性氧化狀態 00:02:35.810 --> 00:02:37.280 它們並不得到或失去電子 00:02:37.280 --> 00:02:38.370 只是共用一對電子 00:02:38.370 --> 00:02:40.850 氧分子也是一樣 00:02:40.850 --> 00:02:44.000 兩個氧原子之間有一個雙鍵 00:02:44.000 --> 00:02:45.650 它們都是氧原子 00:02:45.650 --> 00:02:48.940 也不會造成一個氧原子得到或失去一個電子 00:02:48.940 --> 00:02:53.300 但是 當到了方程式這一邊的時候 00:02:53.300 --> 00:02:54.510 有趣的事情發生了 00:02:54.510 --> 00:02:58.520 每個氧原子連接著兩個氫原子 00:03:02.000 --> 00:03:03.490 我們考慮的是 00:03:03.490 --> 00:03:07.620 氧占有了兩個氫原子的電子 00:03:07.620 --> 00:03:10.160 氫在它的價殼上有一個電子 00:03:10.160 --> 00:03:12.160 大部分共價鍵的交易是 00:03:12.160 --> 00:03:13.410 嘿 我給你一個電子 00:03:13.410 --> 00:03:15.710 你給我一個電子 我們就形成了完整的一對 00:03:15.710 --> 00:03:18.730 但是 我們知道 00:03:18.730 --> 00:03:23.030 氧比氫具有更強的負電性 00:03:23.030 --> 00:03:24.580 這邊是葡萄糖 00:03:24.580 --> 00:03:29.180 是我們在上次的細胞呼吸影片中用到的 00:03:29.180 --> 00:03:30.160 你可以忽略它 00:03:30.160 --> 00:03:33.040 但是 以後的影片中 我會把它們聯係起來 00:03:33.040 --> 00:03:35.030 我們看一下元素周期表 00:03:35.030 --> 00:03:37.110 如果你還記得化學課的內容 00:03:37.110 --> 00:03:39.560 當向元素周期表的右上方向前進時 00:03:39.560 --> 00:03:42.530 負電性會增加 00:03:42.530 --> 00:03:46.420 這裡是負電性最強的元素 00:03:46.420 --> 00:03:48.780 而這裡是負電性最弱的 00:03:48.780 --> 00:03:51.970 負電性意味著 占有電子的能力 00:03:53.400 --> 00:04:03.640 負電性意味著容易占有電子 00:04:03.640 --> 00:04:08.100 盡管氧和氫以共價鍵形式形成水-- 00:04:08.100 --> 00:04:12.390 它們在共用一對電子--氧具有更強的負電性 00:04:12.390 --> 00:04:14.180 比氫更強的負電性 00:04:14.180 --> 00:04:15.890 所以 它就要占用電子了 00:04:15.890 --> 00:04:17.580 實際上 如果拿這邊的元素 00:04:17.580 --> 00:04:19.610 和這邊的元素結合 00:04:19.610 --> 00:04:22.720 這邊的元素比那些左側的 00:04:22.720 --> 00:04:24.010 具有更強的負電性 00:04:24.010 --> 00:04:26.420 它們實際會完全占有電子 00:04:26.420 --> 00:04:28.690 而不只是大部分時間占用電子 00:04:29.010 --> 00:04:33.220 當談論負電性的時候 它意味著不完全地得到電子 00:04:33.220 --> 00:04:36.780 我們看氫和氧之間的共價鍵 00:04:36.780 --> 00:04:40.240 在元素周期表上可以看到 氧的負電性更強 00:04:40.240 --> 00:04:43.990 所以 電子被氧原子占用的時間更長 00:04:43.990 --> 00:04:46.210 我們學過氫鍵 00:04:46.210 --> 00:04:49.750 它在水分子的這邊 00:04:49.750 --> 00:04:51.150 形成了偏移的負電荷 00:04:51.150 --> 00:04:54.750 在這邊形成了偏移的正電荷 00:04:54.750 --> 00:04:57.660 電子偶爾會出現在氫原子附近 00:04:57.660 --> 00:05:01.520 當談論氧化和還原時 你會說 看 00:05:01.520 --> 00:05:02.950 這裡沒有偏移的電荷 00:05:03.010 --> 00:05:06.540 如果一個原子 處於氧化狀態時 00:05:06.540 --> 00:05:09.250 在更多的時間占用電子 00:05:09.250 --> 00:05:12.250 我們就說 它占有了電子 00:05:12.250 --> 00:05:15.720 所以 對於氧化狀態 我們認爲 00:05:15.720 --> 00:05:18.290 水中的氧原子占有了電子 00:05:18.290 --> 00:05:22.550 我們就會給它的氧化態一個負號 00:05:22.550 --> 00:05:24.720 或者 習慣性地 00:05:24.720 --> 00:05:27.010 在氧化態的後面寫出電荷 00:05:27.010 --> 00:05:29.290 這樣 電荷數就很清楚了 00:05:29.290 --> 00:05:31.390 所以這裡記爲1- 00:05:31.390 --> 00:05:34.440 因爲從氧化態的觀點來看 它占有了電子 00:05:34.440 --> 00:05:35.650 它獲得了電子 00:05:35.650 --> 00:05:36.940 這就是爲什麽我在這裡加了引號 00:05:36.940 --> 00:05:38.490 因爲並不是真正得到了電子 00:05:38.490 --> 00:05:40.060 只是大部分時間獲得了電子 00:05:40.060 --> 00:05:42.010 占有了電子 00:05:42.010 --> 00:05:45.850 同樣地 這個氫原子--我認真一點 這不是-- 00:05:45.850 --> 00:05:48.000 它從這個氫原子得到一個電子 00:05:48.000 --> 00:05:49.930 從這個氫原子得到另一個電子 00:05:49.930 --> 00:05:52.340 所以 不是一1- 應該是2- 00:05:52.340 --> 00:05:56.680 應該是2- 因爲它從這裡占有一個 00:05:56.680 --> 00:05:58.160 從這裡占有一個 00:05:58.160 --> 00:06:03.060 一般情況下 當氧和非氧的原子或元素 00:06:03.060 --> 00:06:04.440 結合時 00:06:04.440 --> 00:06:10.060 它常常記爲2- 或者說處於-2價氧化狀態 00:06:10.060 --> 00:06:14.480 氧呈現-2價狀態 因爲它得到了兩個電子 00:06:14.480 --> 00:06:19.130 我寫在引號裏 得到兩個電子 00:06:19.130 --> 00:06:21.810 我們知道 並不是真正得到 只是占用 00:06:21.810 --> 00:06:24.680 兩個氫各失去一個電子 00:06:24.680 --> 00:06:28.020 所以 這個氫的氧化狀態是+1價 00:06:28.020 --> 00:06:32.740 這個氫的氧化狀態也是+1價 00:06:32.740 --> 00:06:36.860 可以說 通過氫在氧氣中的燃燒 00:06:36.860 --> 00:06:40.840 氫原子--在它們零氧狀態之前 00:06:40.840 --> 00:06:43.220 這些氫原子都有零氧狀態 00:06:43.220 --> 00:06:45.330 現在有了+1價的氧化狀態 00:06:45.330 --> 00:06:48.060 因爲它們在和氧結合的過程中 失去了電子 00:06:48.060 --> 00:06:52.350 所以 我們說氫被氧化了 00:06:56.750 --> 00:07:05.020 通過這個反應 氫氣被氧化了 00:07:05.020 --> 00:07:06.810 爲什麽它被氧化了呢? 00:07:06.810 --> 00:07:10.020 因爲起初 原子間能夠穩定地共用一對電子 00:07:10.020 --> 00:07:13.020 然後 它和氧氣結合 氧氣占用了它的電子 00:07:13.020 --> 00:07:18.030 所以 氫氣把電子給了氧氣 它就被氧化了 00:07:18.030 --> 00:07:31.000 類似地 通過燃燒反應 氧氣被還原了 00:07:31.000 --> 00:07:32.010 爲什麽它被還原了呢? 00:07:32.010 --> 00:07:35.230 這裡 它只是共用電子對 並沒有電子的得失 00:07:35.230 --> 00:07:38.990 當它和一種低負電性的 00:07:38.990 --> 00:07:40.790 原子結合時 00:07:40.790 --> 00:07:44.610 它就占有了氫原子的電子 00:07:44.610 --> 00:07:47.810 這裡的電荷就減少了2個 00:07:50.540 --> 00:07:53.660 我想對所有的電子都做出說明 00:07:53.660 --> 00:07:55.460 因爲我們在討論電子的得與失 00:07:55.460 --> 00:07:58.270 我們可以寫出兩個反應 00:07:58.270 --> 00:08:01.000 這些是對化學課的一些複習 00:08:01.000 --> 00:08:02.680 複習一遍還是有好處的 00:08:02.680 --> 00:08:04.360 下面我將把這些知識用在生物學中 00:08:04.360 --> 00:08:07.430 這樣你們可以 00:08:07.430 --> 00:08:10.000 重新形成這些知識結構 00:08:10.000 --> 00:08:11.550 我們可以寫出兩個反應 00:08:11.550 --> 00:08:17.010 我們從2莫耳的氫分子開始 00:08:17.010 --> 00:08:21.000 它們不是氧化態的 或者說它們是中性的 00:08:21.000 --> 00:08:23.000 我在這寫下一個0 00:08:23.000 --> 00:08:25.290 然後 在方程式另一邊 00:08:25.290 --> 00:08:29.330 以2莫耳的H2結束 00:08:29.330 --> 00:08:35.320 現在每個氫原子都是+1價的氧化態 00:08:39.010 --> 00:08:41.500 或者 從另一方面考慮 每個氫原子-- 00:08:41.500 --> 00:08:42.920 這裡有四個氫原子 00:08:42.920 --> 00:08:45.000 這是有兩個氫原子的氫分子 00:08:45.000 --> 00:08:46.110 這裡有2莫耳的氫分子 00:08:46.110 --> 00:08:47.550 所以 共有4個氫原子 00:08:47.550 --> 00:08:50.340 4個氫原子各自失去一個電子 00:08:50.340 --> 00:08:54.050 我們可以這樣寫 加上4個電子 00:08:54.050 --> 00:08:58.470 這是反應的一半 即氫氣的反應 它失去4個電子 00:08:58.470 --> 00:09:03.730 這種方式也說明了氫被氧化 00:09:03.730 --> 00:09:09.000 因爲它失去了電子 00:09:09.000 --> 00:09:11.020 OIL:氧化反應是失去電子 00:09:11.020 --> 00:09:16.770 另一半反應就是氧氣的反應 00:09:16.770 --> 00:09:20.640 左邊是1莫耳的氧氣 00:09:20.640 --> 00:09:24.050 加上4個電子 00:09:24.050 --> 00:09:26.000 電子不是憑空而來的 00:09:26.000 --> 00:09:29.220 是從氫中得到的 它要加到氧分子中去 00:09:29.220 --> 00:09:35.970 這一半反應的右邊 以2莫耳-- 00:09:35.970 --> 00:09:38.920 我這樣寫--2莫耳氧 00:09:38.920 --> 00:09:43.870 每莫耳氧都是-2價的氧化態 00:09:43.870 --> 00:09:45.060 這就是另一半反應 00:09:45.060 --> 00:09:47.450 這些都表明 在燃燒的過程中 00:09:47.450 --> 00:09:50.420 氫失去了電子 00:09:50.420 --> 00:09:55.160 氧得到了氫失去的電子 00:09:55.160 --> 00:10:01.940 這告訴我們 氧氣被還原了 00:10:01.940 --> 00:10:03.930 這就對了 00:10:03.930 --> 00:10:07.600 這些是對化學課知識的複習 00:10:07.600 --> 00:10:09.660 接下來 會更加令人困惑 00:10:09.660 --> 00:10:12.570 我將介紹生物學家是如何考慮這個反應的 00:10:12.570 --> 00:10:14.490 那麽-- 當然不總是這樣 00:10:14.490 --> 00:10:16.220 有時候 生物學家會用到 00:10:16.220 --> 00:10:17.820 你在化學課中學到的定義 00:10:17.820 --> 00:10:22.140 但是生物學家--或者許多生物課本--會說-- 00:10:22.140 --> 00:10:24.920 這曾經也令我非常困惑-- 00:10:24.920 --> 00:10:34.360 氧化過程是失去氫原子的過程 00:10:38.070 --> 00:10:51.890 還原過程是得到氫原子的過程 00:10:51.890 --> 00:10:54.690 開始我接觸這個定義的時候 我想 00:10:54.690 --> 00:10:57.330 好像化學課上學到過 但那時討論的是電子 00:10:57.330 --> 00:11:01.010 氫原子由一個質子和一個電子組成 這有什麽關係嗎? 00:11:01.010 --> 00:11:03.070 爲什麽這兩種定義-- 00:11:03.070 --> 00:11:04.770 這實際上是這個影片的全部要點 00:11:04.770 --> 00:11:07.440 爲什麽這兩種定義是一致的 00:11:07.440 --> 00:11:11.060 因爲 在生物世界中 00:11:17.590 --> 00:11:22.170 氫常常和周邊物質發生反應 00:11:22.170 --> 00:11:30.050 常常和碳 氧 磷 氮等原子結合 00:11:30.050 --> 00:11:36.770 我們看元素周期表 看到氫的位置 00:11:36.770 --> 00:11:41.540 碳 氮 氧 磷的位置 00:11:41.540 --> 00:11:43.740 實際上 所有其他物質 00:11:43.740 --> 00:11:46.040 你看到的生物係統中的物質 00:11:46.040 --> 00:11:51.080 氫結合的元素通常是 00:11:51.080 --> 00:11:52.800 負電性較強的 00:11:52.800 --> 00:11:55.610 所以 如果一個碳和一個氫結合 00:11:55.610 --> 00:11:57.610 這個碳就占有了那個電子 00:11:57.610 --> 00:12:00.430 如果那個氫和電子轉移給一個氧分子 00:12:00.430 --> 00:12:04.820 碳就會失去氫原子 00:12:04.820 --> 00:12:07.360 實際上 它失去的是原來占有的電子 00:12:07.360 --> 00:12:09.950 那麽 現在氧就占有了那個電子 00:12:09.950 --> 00:12:11.820 所以 兩種定義是完全一致的 00:12:11.820 --> 00:12:13.780 我給你們舉這個例子的原因是 00:12:13.780 --> 00:12:17.820 生物學中的定義在這裡並不適用 00:12:17.820 --> 00:12:19.340 你可能會說 00:12:19.340 --> 00:12:23.640 嗯 這個反應中氧得到了氫 00:12:23.640 --> 00:12:27.000 那麽 根據生物學中的定義 00:12:27.000 --> 00:12:29.990 我們可以說 氧被還原了 00:12:29.990 --> 00:12:34.470 但是 不能說氫失去了氫原子 00:12:34.470 --> 00:12:37.980 這種情況下 只是氫失去了電子 00:12:37.980 --> 00:12:39.350 它並沒有失去它本身 00:12:39.350 --> 00:12:42.000 你們可能說 因爲它被吸收了 所以失去了它本身 00:12:42.000 --> 00:12:44.860 但是 生物學中的定義不是這樣來的 00:12:44.860 --> 00:12:49.510 當氫和生物體內的化合物結合時 00:12:49.510 --> 00:12:51.430 常常提供電子 00:12:51.430 --> 00:12:54.380 所以 如果碳失去氫 並把它給氧時 00:12:54.380 --> 00:12:58.170 碳失去的是它占用的氫的一個電子 00:12:58.170 --> 00:12:59.730 而這個電子被氧占用了 00:12:59.730 --> 00:13:04.030 所以 碳被氧化 氧被還原 00:13:04.030 --> 00:13:05.380 希望你能夠明白 00:13:05.380 --> 00:13:07.920 在下一個影片中 我會舉更多例子 00:13:07.920 --> 00:13:09.250 這樣做的原因是 00:13:09.250 --> 00:13:12.040 爲了把這些知識應用到細胞呼吸中去 00:13:12.040 --> 00:13:14.560 這樣 有人說NAD得到氫是被還原了 00:13:14.560 --> 00:13:20.770 或者 失去氫就是被氧化了 00:13:20.770 --> 00:13:23.200 或者 等等 00:13:23.200 --> 00:13:23.900 你不會感到疑惑 00:13:23.900 --> 00:13:26.000 我想讓你知道 00:13:26.000 --> 00:13:28.130 這些定義和你在化學課上學到的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