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ise of Digital People: Mustafa Suleyman and Ian Bremmer on the Future of AI
-
0:00 - 0:02♪ [开场配乐] ♪
-
0:04 - 0:05- [伊恩] 在过去的一年里
-
0:05 - 0:06人工智能空前的特殊发展
-
0:06 - 0:11前所未见地激发了我们想像力并为此著迷
-
0:11 - 0:13一切都因此改观了
-
0:13 - 0:19包括工作形态,对周遭世界的认知
甚至日益影响着我们作为人的本质 -
0:19 - 0:22这场科技复兴中
-
0:22 - 0:26很少人能像穆斯塔法·苏利曼这样名声卓著
-
0:27 - 0:30他的职涯与人工智能渊源颇深
-
0:30 - 0:34十多年来始终保持在这个领域的最前沿
-
0:34 - 0:36他与人共同创立了 DeepMind
-
0:36 - 0:42并在其解决智能问题并加以善用
以造福世界的使命中 -
0:42 - 0:43起到了关键作用
-
0:44 - 0:47今天我们有幸与穆斯塔法来共同探讨
-
0:47 - 0:53让人期待的人工智能潜力及相关的重要议题
-
0:53 - 0:56穆斯塔法,感谢您大驾光临
-
0:56 - 1:03你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资历已经快 20 年了
-
1:03 - 1:04对吗?
-
1:04 - 1:06那么,是什么样的发展
-
1:06 - 1:13让人工智能成为这么普遍的生活应用?
-
1:14 - 1:16- [穆斯塔法] 就像你说的,长久以来
-
1:16 - 1:23我一直都是少数且观点特易的人工智能研究群体
-
1:23 - 1:26外界大多认为我们有点疯狂
-
1:26 - 1:30回顾我 2010 年
创立 DeepMind 时 -
1:31 - 1:34听到我投入人工智能研究的人
-
1:34 - 1:39都认为我脱离了科技研究的主流文化
-
1:39 - 1:44是个一头栽进高度投机事业的未来主义怪人
-
1:45 - 1:49所以在我记忆中,我们一直都很难打进核心圈
-
1:49 - 1:55我想这几年来,大众对人工智能的兴趣提高了
-
1:55 - 1:56我认为其中缘由
-
1:56 - 1:59多半可追溯到几年前的 AlphaGo
-
2:00 - 2:05也就是我们就中国古老的围棋游戏
所设计出来的一种人工智能 -
2:05 - 2:10这种游戏是的棋盘
是由 19x19 的方格所构成 -
2:10 - 2:13- 围棋比国际象棋复杂多了
-
2:13 - 2:15- 对的,这是继 1997 年
-
2:15 - 2:20IBM 的“深蓝(Deep Blue)”
称霸国际象棋上后 -
2:20 - 2:23人工智能发展的下一个前瞻性目标
-
2:23 - 2:26而大家都知道国际象棋的话
棋盘格位是 8 x 8 的 -
2:26 - 2:29棋子的移动方式都是固定的
-
2:29 - 2:33而 19 x 19 的棋盘不仅面积较大
-
2:33 - 2:36所有旗子都是一样的,只有黑白之分
-
2:36 - 2:38任何格位都可落子
-
2:38 - 2:45下子的走法因此激增数倍
-
2:45 - 2:50棋局变化约有 10 的 170 次方那么多
-
2:51 - 2:54比宇宙中的已知原子数量还多
-
2:54 - 2:58所以,这是一个 10
后面跟着 170 个零 -
2:59 - 3:03布局变化的可能性相当惊人
-
3:03 - 3:06所有按规则运作的传统搜索方式
-
3:07 - 3:13也就是说像是“若该区已有棋子
那就避开并在附近落子”这类指令 -
3:13 - 3:16人工智能下国际象棋的传统训练方式
-
3:16 - 3:20而围棋棋盘的布局很大,这样的方式并不适合
-
3:20 - 3:22所以我们得另辟蹊径
-
3:22 - 3:27多年来,我们已经将这类学习法应用到其他领域
-
3:27 - 3:31刚开始是游戏,然后是图像识别
-
3:31 - 3:34再来是音频转录
-
3:34 - 3:38所以各位可以借由语音辨识来记录我的话
-
3:38 - 3:40至于过去几年
-
3:40 - 3:43也就是回到你刚才问的
为何 2024 年突然火热起来? -
3:44 - 3:48则是因为我们已能实际应用
深度学习这套类似的方法 -
3:48 - 3:53来生成独特的文本对吧?
-
3:53 - 3:56这点便是其中的奥妙
-
3:56 - 4:00机器学习已从图像辨识
-
4:00 - 4:04两种不同语言
-
4:04 - 4:08以及文本段落这样的内容理解与分类
-
4:08 - 4:15进展到能够生成新的段落、图像、语音或音乐
-
4:15 - 4:17且和人类做出的成果一样
-
4:17 - 4:18目前很多这类的人工智能
-
4:18 - 4:23在创造力或答题上,都能和多数人类一样出色
-
4:24 - 4:29- 我们目前已能做到和人工智能机器人对话
-
4:30 - 4:35而且逼真得就和真人一样
-
4:35 - 4:37这样说并不为过对吧?
-
4:38 - 4:42- 是啊,这方面是我们
目前所经历的超现实体验对吧? -
4:42 - 4:45当你和任何一种人工智能对话时
-
4:45 - 4:46例如 ChatGPT
-
4:46 - 4:52或是我们公司 Inflection
所研发的人工智能 Pi -
4:52 - 4:54也就是“个人智能”的意思
-
4:54 - 4:58和 Pi 对话就像和常人聊天一样
-
4:58 - 5:00你可以打电话给 Pi
-
5:00 - 5:06它会以极其流畅的说话方式和你交流
-
5:07 - 5:11同时具备共感和情商
-
5:12 - 5:14是的,在很多方面来说
就像和真人说话一般 -
5:14 - 5:19因此很多人认为我们几已通过著名的图灵测试
-
5:19 - 5:23该测试是由伟大的计算机科学家和数学家
-
5:23 - 5:27艾伦·图灵(Alan Turing)
在 20 世纪 50 年代所提出的 -
5:27 - 5:33他说,如果你能设计出一台电脑
来和一个人交谈 -
5:33 - 5:37而难以区别人机的差异
-
5:38 - 5:41便可以此断定该人工智能或计算机系统
-
5:41 - 5:44已具备智能,并通过了图灵测试
-
5:45 - 5:47我认为目前的发展已接近这个阶段
-
5:47 - 5:53若真仔细聆听,或对话的时间够长
人机差别仍有迹可循 -
5:53 - 5:58但若只是短暂几回的对话,就很难区别
-
5:58 - 5:59发展至此是相当惊人的
-
5:59 - 6:02- 人工智能其实并非智能的
-
6:02 - 6:05而是我们认为它具备智能
-
6:05 - 6:06实际上
-
6:06 - 6:10它只是获取所有的数据并找出模式
-
6:11 - 6:15然后根据输入的提示来预测事物,对吧?
-
6:15 - 6:18说到底只是个不会思考的程序
-
6:19 - 6:21- 这点很有趣!
-
6:21 - 6:27因为新技术都会迫使我们
重新检视自身的基本假设 -
6:28 - 6:35我们之所以认为已充分了解智能
是考量通过图灵测试的结果 -
6:35 - 6:37反观现在已通过图灵测试了
-
6:37 - 6:40人们却又认为“毕竟 AI 也没那么智能”
-
6:40 - 6:42也许图灵测试还不够好
-
6:42 - 6:44但这毕竟是科学流程
-
6:44 - 6:50我们提出假设,并设计实验来加以验证
-
6:50 - 6:54然后检视证据后,提出新的测试
-
6:54 - 6:57所以现在我们得设计出新的测试方式
-
6:57 - 7:01因为人工智能尽管功能强大
-
7:01 - 7:03但仍不具备真正的智能
-
7:03 - 7:06所以我提出了一项新测试,现代版的图灵测试
-
7:07 - 7:10新版测试可实际评估人工智能的用途
-
7:10 - 7:12而不是只看交谈的功能
-
7:12 - 7:19所以我认为要衡量人工智能
具能人工智能(ACI)是合适的标准 -
7:19 - 7:23这东西在劳动市场上有何作用?
-
7:23 - 7:24什么是它能做的?
-
7:24 - 7:25它能写电邮吗?
-
7:25 - 7:28能谈合同吗?能发明新产品吗?
-
7:28 - 7:33它能胜任产品营销和推广,并说服人们购买吗?
-
7:33 - 7:35如果这些它都能做的话
-
7:36 - 7:41且其执行方式能让新产品获利的话
-
7:41 - 7:45那就会像是小企业主,就像是新创企业家一样
-
7:46 - 7:49我预期三、四年内
-
7:49 - 7:55能做到我刚才说的所有事情
并能实际以新产品来获利的人工智能 -
7:55 - 7:56就会问世
-
7:56 - 7:58届时将会是个转捩点
-
7:58 - 8:02因为这其中包含了很多各类的日常工作技能
-
8:02 - 8:04- 未来也是我们要谈的
-
8:04 - 8:07但我们先来谈当前发展
-
8:07 - 8:09对当今许多和我们之中很多人一样
-
8:09 - 8:14首度知晓人工智能的年轻人来说
-
8:15 - 8:16如果他们觉得好奇的话
-
8:16 - 8:19他们应该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呢?
-
8:19 - 8:26个人应该如何以一种建设性
且对自身未来有利的方式投身人工智能? -
8:27 - 8:29好的,首先要说的是
-
8:29 - 8:34这些人工智能拥有所有开放互联网上的知识
-
8:35 - 8:37所以它们实际上非常聪明
-
8:37 - 8:40不仅都曾以维基百科重复训练过
-
8:40 - 8:45且还读过数百万篇博客文章和新闻报道
-
8:45 - 8:49其中还有许多是饱览网路出版物的
-
8:49 - 8:50所以知识都很渊博
-
8:50 - 8:53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挑一个来对话
-
8:53 - 8:56选个你真地有兴趣的话题
-
8:56 - 8:58或许是你有些了解的那种
-
8:59 - 9:03借由探究、质疑,并与往来交流
-
9:03 - 9:07来测试看看人工智能的知识局限性
-
9:07 - 9:11我相信很多人已经就这点
试过包括 Pi 在内的人工智能 -
9:11 - 9:13这种体验真地很神奇
-
9:13 - 9:16一旦试过一阵子后
-
9:16 - 9:21一是会发现其中的神奇和到底有多妙
另外就是其缺点所在 -
9:21 - 9:25有时会陷入无限循环,有时则会记错事情
-
9:25 - 9:29这让你对当今的前沿技术能有直观性的了解
-
9:29 - 9:31包括其优缺点
-
9:32 - 9:34而各位若真有兴趣的话
-
9:34 - 9:37可用任意的人工智能平台来尝试提示工程
-
9:37 - 9:39尝试设定风格指引
-
9:40 - 9:46试着让人工智能模拟前总统欧巴马的说话风格
-
9:46 - 9:49或是你最喜欢的名人,或是莎士比亚
-
9:50 - 9:52或和人工智能合力发明
-
9:52 - 9:56就当成是有个既有创造力
又能协力头脑风暴的伙伴 -
9:56 - 9:58这同样能看出其能耐如何
-
9:58 - 10:00若想深入测试的话
-
10:00 - 10:03开源软件就包含很多这类模型
-
10:03 - 10:05可以自己动手尝试编程
-
10:06 - 10:11- 那目前可设定人工智能
来做什么特别的事? -
10:12 - 10:14- 举个例子
-
10:14 - 10:20你可以设定人工智能
化身一级方程式赛车的专家 -
10:20 - 10:23而且要的话,还能以莎士比亚的风格和你交谈
-
10:25 - 10:30人工智能能够模拟任何你想得到的角色与个性
-
10:31 - 10:36并善用本身以之训练过的的深厚知识
-
10:36 - 10:39所以可能是一位仙人掌专家
-
10:39 - 10:41可能是哈雷·戴维森摩托车行家
-
10:41 - 10:44也可能是恐龙通
-
10:44 - 10:46任何你能想到的
-
10:46 - 10:50人工智能都将能以特定方式来模拟那种知识
-
10:50 - 10:52所以大可放手尝试
-
10:52 - 10:53你可以创造游戏角色
-
10:54 - 10:57可以此创造小助手、助理或朋友
-
10:58 - 11:00大家一起玩或交谈
-
11:00 - 11:03还可共同创作小说
-
11:03 - 11:06故事的一部分由你来写,另一部分交给人工智能
-
11:06 - 11:09所以人工智能的应用潜力是无限的
-
11:09 - 11:13- 对人工智能目前的应用
和这项技术的发展方向 -
11:13 - 11:15你我都是相当乐观看待的
-
11:15 - 11:17但我们也很明白
-
11:17 - 11:22既然目前已能做到设定人工智能
来完成一些惊人的任务 -
11:22 - 11:27若要以此为恶也是做得到的
-
11:27 - 11:31我是说可用以获取和推广信息
-
11:31 - 11:34但也可用来散布假消息
-
11:34 - 11:38可以假冒并蒙骗他人
-
11:39 - 11:41我们能怎样设法
-
11:42 - 11:48来防止人工智能因不当使用而威胁社会安定?
-
11:49 - 11:52- 首先,目前而言
-
11:52 - 11:58许多人工智能服务供应商都是稳健有名的大公司
-
11:58 - 12:03他们都秉持负责和道德的原则
-
12:03 - 12:09我们大家都有义务来监督他们是否说到做到
-
12:10 - 12:16包括不去散布假消息及虚假内容
-
12:16 - 12:21我认为重点是不要模仿公众人物
-
12:22 - 12:25因为我们不会希望有一堆这样的人工智能
-
12:26 - 12:27因此未来的话
-
12:27 - 12:33会无法分辨一位名人、政客或商人
-
12:33 - 12:37是否真地发布了一条消息
或是真地说过某些事情 -
12:37 - 12:39录过某段内容或发表过某份声明?
-
12:40 - 12:44结果到头来是深伪杜撰和捏造的内容
-
12:45 - 12:46目前的话
-
12:46 - 12:50人工智能的大型供应商多半都非常负责任
-
12:50 - 12:53并尽力预防这类滥用
-
12:53 - 12:58我认为这些模型未来在开源中会更容易取得
-
12:58 - 13:03所以会更难去遏制和监管
-
13:04 - 13:06- 你说的开源
-
13:06 - 13:13是指不只能从 Meta、Google
微软或 Inflection 取得 -
13:13 - 13:16也就是开放网络上便可找到
-
13:16 - 13:20而相关规范就要看提供者所适用的情况了
-
13:21 - 13:25- 对,我认为在开放式互联网上
这将会越发构成挑战 -
13:25 - 13:29分寸底线和监管会更难掌握
-
13:29 - 13:32因为五年内,或许就不需要依赖大型供应商
-
13:32 - 13:38只要取得软件就能运行自己的人工智能
-
13:38 - 13:42这些软件目前在开源项目中运行顺畅
-
13:42 - 13:44但未来来还可能会更加完善
-
13:44 - 13:50所以我们必须考量如何以正确的方式
来确保能有稳定无害的结果 -
13:50 - 13:56而迈向人工智能的新阶段时
其过渡也不会太快,太混乱 -
13:56 - 14:00因为我们过去都目睹过因此衍生的意外发展
-
14:00 - 14:05- 目前尚未发展到聘用人工智能律师的地步
-
14:05 - 14:07可能会把它当成律师助理
-
14:07 - 14:12但还不至于取代真人律师、教师或护士
-
14:12 - 14:17但你认为,不用多久
-
14:17 - 14:22人工智能就能够取带很多的这类职能
-
14:23 - 14:26若顺著这条时间线走下去
-
14:26 - 14:31不用到五年,或许一、两年就好
-
14:31 - 14:34因为不断有新的重大发展公布
-
14:34 - 14:36可以生成文本
-
14:36 - 14:38可以模拟人声
-
14:38 - 14:40对,还能与人工智能对话
-
14:40 - 14:43人工智能现在可以生成图像
-
14:43 - 14:48其中有些几乎比任何艺术家
或平面设计师的作品还叫人惊叹 -
14:48 - 14:52近来人工智能可以生成视频
还可以生成一部电影 -
14:53 - 14:55你甚至可能会看到这类制作的好莱坞电影
-
14:55 - 14:57或类似这样的作法
-
14:57 - 14:59那将来的趋势呢?
-
14:59 - 15:04人工智能在一、两年内会有怎样的惊人发展
并因此打入日常生活的突破? -
15:06 - 15:09- 我认为现实情况是两、三年年内
-
15:09 - 15:14我们身边就会充斥著新兴的数字人
-
15:16 - 15:17数十年来
-
15:17 - 15:23我们一直在找合适的比喻
来形容这波新兴科技的时代 -
15:23 - 15:27但都没有足够合适的
-
15:27 - 15:33有人将人工智能比作电力这样的通用科技
-
15:33 - 15:37称为通用是因为这就像是种原材料商品
-
15:37 - 15:42是许多其他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基础
-
15:42 - 15:47没有电力的现代世界是难以像像的
-
15:48 - 15:49回朔到更早之前
-
15:50 - 15:53印刷机是更早的通用科技
-
15:53 - 15:57因为这让大家得以去传播思想
还能去组织、计划等等 -
15:58 - 16:03许多相似的技术都是基于这样的平台衍生出来的
-
16:03 - 16:04- 互联网也是一样
-
16:04 - 16:05- 确实如此
-
16:05 - 16:08那也是通用科技的另一个绝佳范例
-
16:09 - 16:13但目前人工智能还很难算是一种通用科技
-
16:13 - 16:16人工智能当然也算通用,但不仅如此
-
16:16 - 16:18它是互动性的
-
16:18 - 16:23以一种个性化,始终保有专属套性的方式
-
16:23 - 16:28来生成崭新且动态浮现的内容
-
16:29 - 16:31举个例子,这种动态性
-
16:31 - 16:36就和电力的高度可预测性非常不同,对吧?
-
16:36 - 16:41互联网的实际基础设施
是非常稳定和可预测的 -
16:41 - 16:43我们很清楚
-
16:43 - 16:48在特定时间,以特定速率的传输线
可以发送多少数据包 -
16:48 - 16:53但人工智能就像崭新的设计素材
-
16:53 - 16:57单一问题会有各种不同的答案
-
16:58 - 16:59毕竟互动都是不一样的
-
16:59 - 17:04而这些互动目前正转趋完全动态化
-
17:04 - 17:06人类与人工智能间交流往来
-
17:06 - 17:10实际上就好像在跟一个数字人交谈一样
-
17:11 - 17:12所以在两三年内
-
17:12 - 17:18就会出现化身及其他
以人类或其他型态呈现的角色模拟 -
17:18 - 17:23不仅极度动态化,还能像你我一样彼此交谈
-
17:24 - 17:29就像你所说的,智能科技
将能在手机台式、平板和车载电脑上 -
17:29 - 17:33完全顺畅地即时生成视频
-
17:34 - 17:37因此浏览网页的方式也会改变
-
17:37 - 17:41现在我们要查资料的话
会在 Google 输入输入一个查询 -
17:42 - 17:47然后就会看到一个两年前
甚至有可能是五年前制作的静态网页 -
17:47 - 17:50这就像个大型广告看板
-
17:50 - 17:53是固定的静态呈现
-
17:54 - 17:58这当然不会就个人需求来改变
-
17:58 - 18:00大家看到的都一样
-
18:00 - 18:03在网站输入检索后,结果都是一样的
-
18:03 - 18:08无论操作时间、地点、历史记录或兴趣所在
-
18:09 - 18:10未来的话
-
18:10 - 18:17大家看到的内容呈现
将转趋完全个性化和互动化 -
18:17 - 18:21所以个人在网页上会看到
专属的图像、文本和视频 -
18:21 - 18:25片刻间就能自动生成
-
18:26 - 18:27这是新的型态
-
18:28 - 18:33不但能投其所好,还是根据
之前与人工智能交谈的内容 -
18:33 - 18:40我认为这种全新的范式是人们尚未完全掌握的
-
18:41 - 18:43- 穆斯塔法,你说的 “数字人”
(digital people)是什么? -
18:44 - 18:46- 若仔细思考
-
18:46 - 18:50界定人类的特质就是像现在这样的交谈能力
-
18:51 - 18:53彼此共同的视觉体验
-
18:53 - 18:56以及采取行动的能力
-
18:56 - 19:02比如买东西、订东西、 计划
安排、协调、 写电邮、打电话 -
19:02 - 19:04在接下来的几年里
-
19:04 - 19:07可望出现能包办这些工作的人工智能
-
19:08 - 19:09而且做得几乎和人类一样好
-
19:09 - 19:13但当然不是真人做的,而是一个数字人
-
19:13 - 19:18我认为为有助我们理解未来几年的趋势
这可能是最好的比喻 -
19:19 - 19:22- 在你看来,当我们的大环境
-
19:22 - 19:28许多互动对象从真人转向数字人
-
19:29 - 19:33这样的变化代表了什么意义?
-
19:34 - 19:37你认为这会如何改变经济?
-
19:38 - 19:40那社会呢?
-
19:40 - 19:41政府呢?
-
19:41 - 19:43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
19:45 - 19:49- 这些数字人的一个绝佳特点
-
19:49 - 19:53就是具备高度的可控制性
-
19:53 - 19:56实务上是能设定非常精确的行为
-
19:57 - 20:03例如我们的人工智能 Pi 就很友善共情
-
20:04 - 20:07很能支持鼓励他人
-
20:07 - 20:08又能始终保持耐心
-
20:09 - 20:11不会批判
-
20:11 - 20:14而人类互动中有许多缺点
-
20:14 - 20:16例如令人焦虑
-
20:17 - 20:19可能会过度执著于他人的观感
-
20:19 - 20:21觉得被欺负了
-
20:21 - 20:24或可能感到他人不听你说完
-
20:24 - 20:26当你正在说自己的滑雪之行
-
20:26 - 20:30其他人突然就说起自己去年的滑雪旅程
-
20:30 - 20:32你心想,“等一下,我还没说完”
-
20:32 - 20:34但个人专属的人工智能不会这样
-
20:34 - 20:37它的耐心永不匮乏,还始终支持你
-
20:37 - 20:40所以这是一大优势
-
20:40 - 20:43但这样的转变是相当可观的
-
20:43 - 20:47因为我认为,人们会越来越趋向
选择花时间在所属的人工智能上 -
20:48 - 20:51也许会比他们花在其他人身上的时间更多
-
20:51 - 20:55所以我们必须去想的一个设计考量
-
20:55 - 20:57这也是我们就 Inflection
深入考虑过的 -
20:57 - 21:01那就是真正关注人工智能的价值观
-
21:02 - 21:04以及设定与形塑的方式
-
21:05 - 21:09例如,鼓励你更常与挚爱的人相处
-
21:09 - 21:13鼓励你勇于克服社恐去参加派对
-
21:14 - 21:18提供安心的面试或考试演练机会
-
21:18 - 21:25但同时能专注现实世界的人际联系与生活经验
-
21:25 - 21:29所以,社会上的各学科及领域
-
21:29 - 21:32都得面对的现实转变
-
21:32 - 21:35就是数字人的出现
-
21:35 - 21:41且在我们生活中的意义重要性
将不亚于其他人际关系 -
21:41 - 21:44如今已经很难想像
-
21:44 - 21:49没有智能手机或笔电的生活
-
21:49 - 21:53这样的习性是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就形成的
-
21:53 - 21:54- 没错
-
21:54 - 21:58- 现在有六十多亿人有智能手机
-
21:58 - 22:03这或许就是这种个人化的人工智能
当前所处的发展趋势 -
22:03 - 22:08这是科技从个人计算到个人智能的自然演进
-
22:08 - 22:12- 我认为大家听到你的意见会觉得欣慰
-
22:12 - 22:19你认为就你手上这些
开发、发明中的人工智能而言 -
22:19 - 22:21有些方面是很重要的
-
22:21 - 22:24包括必需保持人道精神
-
22:24 - 22:26并且需要保留人际互动
-
22:27 - 22:30当然,我们都能想像的是
-
22:30 - 22:36会有公司因为想要让营利最大化
-
22:37 - 22:42因此会去确保人们尽量多与所属的人工智能互动
-
22:43 - 22:48这和一些智能手机和应用程序厂商的做法一样
-
22:48 - 22:55就像有时会想尽量拉高单客销量
-
22:55 - 22:57即使这样可能衍生肥胖问题
-
22:57 - 22:59诸如此类的
-
22:59 - 23:01我想知道你的看法
-
23:02 - 23:05我们要如何防范相关的过度行为?
-
23:06 - 23:10毕竟相关技术的演变之快
-
23:10 - 23:15以致我们的理解、训练和应对能里已经跟不上
-
23:16 - 23:19我们自身未来多半也和现在差不多
-
23:19 - 23:22但这些东西却突然出现在我们身边
-
23:22 - 23:24这与既有的训练成长模式不同
-
23:24 - 23:30不是那种可由成长的社会化经验去积累的
-
23:30 - 23:32已是既成事实了
-
23:33 - 23:40- 我认为人类文明已有惊人的进步
-
23:40 - 23:42这也包括公司层面
-
23:43 - 23:47我认为人们并未完全理解
所处社会的进步之快 -
23:47 - 23:51回顾 1950 年代那时的企业
-
23:51 - 23:56以及他们自曝其短的方式
-
23:56 - 23:59无论是将化学品排入河川
-
24:00 - 24:04还是虐待员工的骇人方式
-
24:05 - 24:09我认为现在已无法想象会有公司
-
24:09 - 24:16会真地像过去那样鼓吹吸烟
或会导致肥胖的油腻食品 -
24:16 - 24:20我认为这方面已进步不少
-
24:20 - 24:22我是说问题尚待解决
-
24:23 - 24:26企业基本上仍在努力
-
24:26 - 24:32去尽到自身的责任并希望能更加体谅尊重他人
-
24:32 - 24:35就我在 Inflection AI
这家公司的角色来说 -
24:35 - 24:41我们也努力在企业组织上
就这些可能后果未雨绸缪 -
24:41 - 24:45而法律制度上,我们公司
则是登记为公益事业 -
24:45 - 24:51- 好,我们展望未来五年的发展
不谈十年、二十年后,只看五年后 -
24:52 - 24:55我们已能预见
-
24:55 - 24:57人工智慧已能胜任
-
24:57 - 25:03许多目前人们在做的工作
-
25:03 - 25:07这些岗位也是年轻人所考虑的志向
-
25:08 - 25:13考量职涯规划
-
25:14 - 25:16人们该如何去适应
-
25:16 - 25:23一个兼具这般爆炸性 、变革性
又如此迫近的 AI 前景? -
25:23 - 25:30毕竟在这之下,社会变迁的不确定性是空前的
-
25:31 - 25:35年轻人应如何调适自身的未来规划?
-
25:36 - 25:40- 这方面,目前比以前更有优势之处在于
-
25:40 - 25:47这类科技的可用性与可编程性
即使没有专业背景的人也能上手 -
25:48 - 25:54所以不是专业工程师
也能尝试人工智能模型 -
25:54 - 25:58你可用自己的语言和想法,来以提示词操控
-
25:59 - 26:04这代表你可发挥自身的创造力与独创性
-
26:05 - 26:08且轻易地便可运用于现成的 AI 模型
-
26:08 - 26:10所以我认为首先就是
-
26:11 - 26:16不要因为他人认为技术门槛很高就打退堂鼓
-
26:16 - 26:17这已经改变了
-
26:18 - 26:20其次是显而易见地
-
26:20 - 26:27让软件工程和技术领域的外行人
也来实际使用人工智能科技 -
26:27 - 26:29对他们也是大有益处的
-
26:29 - 26:34我们需要更广泛的意见和不同背景的人
-
26:34 - 26:37掌握并利用这类技术来新事物
-
26:37 - 26:40因为目前需要广纳各方观点
-
26:40 - 26:45这和互联网和电灯的发明一样,是巨大的转变
-
26:45 - 26:51各位可以想像得到首次开灯
并见识到电力功能的那种感觉吗? -
26:52 - 26:56这带动了发明变革与微电子学的变革
-
26:56 - 27:00还有无数造就舒适生活的途径
-
27:00 - 27:03所以把这看作是一个
创造性和激励人心的契机 -
27:03 - 27:10投身发明并善用这类工具
来彻底实现我们的梦想 -
27:10 - 27:11此刻是大好机会
-
27:12 - 27:19- 我想问的是,这些转变也带来颠覆
-
27:19 - 27:21其中有些颠覆性的变革是极大的机遇
-
27:21 - 27:23但对没准备好的话,有些会是更大的挑战
-
27:24 - 27:26请给我们举几项职业清单
-
27:27 - 27:32是你认为在五到十年内
将因人工智能而消失的职业 -
27:32 - 27:35因此人们挑行业时应该避开的
并解释个中原因 -
27:36 - 27:41- 所有新技术都会颠覆一些职业生态对吧?
-
27:41 - 27:46很明显的例子就像是呼叫中心操作员
-
27:46 - 27:49他们负责处理客服要求
-
27:50 - 27:53或甚至是销售人员
-
27:54 - 27:57预期人工智能未来能更高效地胜任此事
-
27:57 - 27:59这点已有眉目了
-
27:59 - 28:01所以我会替这类工作的前景忧虑
-
28:02 - 28:05我认为最有价值的技能组合
-
28:05 - 28:09将会是那些横跨创造性
-
28:09 - 28:12以及问题解决与专业技术者
-
28:13 - 28:15所以技能广度会比以往都重要
-
28:16 - 28:23整合广泛的技能是人工智能比较弱的部份
-
28:23 - 28:25我会说要大胆无惧
-
28:25 - 28:32并去学习传授各领域精随的跨学科教育
-
28:32 - 28:39- 穆斯塔法,人工智能这项技术
能提升任何使用者本身的能力 -
28:39 - 28:43它能加快发明的速度
-
28:44 - 28:47各领域都能因此减少浪费并提高效率
-
28:48 - 28:51就像你所说的,人工智能
不只是 一项变革性的技术 -
28:51 - 28:56也改变了我们的世界和社会观
-
28:56 - 28:59我想就现今的年轻人来请教
-
28:59 - 29:05他们可能还有
50 到 70 年的人生要考量 -
29:07 - 29:10你是如何看待他们的未来的?
-
29:10 - 29:14你认为他们成年后还会是人类吗?
-
29:15 - 29:18你认为他们会永生不死吗?
-
29:20 - 29:26想到人工智能在医学、生技和遗传学的应用
-
29:27 - 29:34今后世界的可能变化确实令人震惊
甚至超乎目前所能想像得到的 -
29:35 - 29:36- 我认为这点没错
-
29:36 - 29:43科技和发明的科学进程是为了减轻我们的痛苦
-
29:43 - 29:49目的是让我们的生活更平和愉快
-
29:49 - 29:52不过几百年前
-
29:52 - 29:56平均预期寿命还只有将近 50 岁而已对吧?
-
29:56 - 30:02所以科学大幅改善了人类的福祉和健康
-
30:02 - 30:03包括药物发明
-
30:03 - 30:04还有一个例子
-
30:05 - 30:11我们找到了提升每公顷农地单位产量的方式
-
30:11 - 30:14我认为这是创造力和发明的惊人成就
-
30:15 - 30:20而人类智能这样创造动力源
-
30:21 - 30:24也快要被我们商品化了
-
30:24 - 30:30我们会让数百万人都能普遍地来利用
以增进其创造力与独创性 -
30:30 - 30:31所以我认为你是完全正确的
-
30:32 - 30:332050 年之前
-
30:33 - 30:36若新生儿可能有两、三百年的预期寿命
-
30:37 - 30:39我也不会因此感到惊讶
-
30:39 - 30:45因为我们将在医学上取得重大的科学突破
-
30:45 - 30:47并以此抗老治病
-
30:48 - 30:49这就带出了这个问题
-
30:50 - 30:52“那我们的人生要做什么?
-
30:52 - 30:53我们要怎样生活呢?
-
30:54 - 31:00如果很多人的大半日常,都不必为挣钱而工作
-
31:01 - 31:03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又在哪?”
-
31:04 - 31:06经常有人这样问我
而我的想法实际上是这样的 -
31:06 - 31:09"各位可还记得年轻时
-
31:09 - 31:13都有很多爱好、热情、雄心和欲望
-
31:13 - 31:15还有那些著迷的事物?
-
31:15 - 31:17那种创造力和趣味性
-
31:18 - 31:24未来对成年人和各年龄层的人
都会变得更加可行” -
31:24 - 31:26因为我认为在长远的未来
-
31:27 - 31:28我们真正的挑战
-
31:28 - 31:34会是如何借由普发基本收入之类的方式
支持人们不用工作的生活? -
31:34 - 31:37所以至少会有部分的周间时间
-
31:37 - 31:41人们可从辛苦的日常工作中解脱
-
31:41 - 31:45而有空去照顾家庭和长辈
-
31:45 - 31:47能更加投入亲职工作
-
31:47 - 31:49支持社区服务
-
31:49 - 31:50并去发挥创意
-
31:51 - 31:53别忘了一个重点
-
31:53 - 31:55我们创造社会的目的
-
31:55 - 32:00并非为了工作本身的目的,而去刻意发明职务
-
32:00 - 32:04我们工作是为了玩乐,对吧?
-
32:04 - 32:08因此,目标是减少不得不做的工作量
-
32:08 - 32:13以此增加我们娱乐和乐于从事的工作时间
-
32:14 - 32:17你或许会选择继续加倍努力地工作,是有选择的
-
32:17 - 32:20这么做生产力和创造力可能会很高
-
32:21 - 32:24我认为这样的社会是我们想加入的,也更好
-
32:24 - 32:29大多数人大多时间都在决定
要如何度过每周的大半时间 -
32:29 - 32:31- 对,在某些方面
-
32:32 - 32:36新冠疫情似乎促使我们
去思考这样的转变,对吧? -
32:36 - 32:38早就有人提出
-
32:38 - 32:45“我不想每天花上一小时的单程通勤时间
然后朝九晚五地待在办公室工作 -
32:45 - 32:48我其实想更常陪伴家人
-
32:48 - 32:52花更多时间陪伴我的朋友、宠物
-
32:52 - 32:53更多参与投入
-
32:53 - 32:55住在自己喜欢的地方”
-
32:55 - 32:57结果在新冠疫情
-
32:57 - 33:03以及 Zoom 之类的远程参与技术
-
33:03 - 33:08科技让全世界的人都更能做出独立选择
-
33:08 - 33:11过他们想要的生活
-
33:11 - 33:17在生活与谋生间取得平衡
-
33:18 - 33:22人工智能只是加快了这样的发展
-
33:22 - 33:24你是这样看的吗?
-
33:25 - 33:29- 是的,我认为疫期让我们
更加体认到生活中的轻重缓急 -
33:29 - 33:32实际上,这点真地非常有趣
-
33:32 - 33:34因为这显示出
-
33:34 - 33:39有多少公认接受的假设
-
33:39 - 33:43被社会结构所埋没
-
33:44 - 33:45本来谁会想到
-
33:45 - 33:49我们可以全然远程工作并保持生产力?
-
33:51 - 33:54尽管有其代价,但世界依然继续
-
33:54 - 33:59现在看来,以部分工时取代朝九晚五的办公生活
-
33:59 - 34:01其实是有不少好处的
-
34:01 - 34:03所以我认为
-
34:03 - 34:08谁会想到我们实际上可以在这方面重塑社会?
-
34:08 - 34:10因此我很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就是
-
34:10 - 34:13还有那些是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
-
34:13 - 34:15还有哪些蠢规则?
-
34:15 - 34:19有哪些愚蠢的社会习惯、习俗、实践和结构
-
34:19 - 34:21因为存在已久而沿袭下来
-
34:22 - 34:25但我们是可以改造并加以颠覆
-
34:25 - 34:30以期能造福所有个体的?
-
34:30 - 34:32- 事实证明改造是可马上就去做的
-
34:33 - 34:35毕竟有其必要性,加上疫情所逼
-
34:35 - 34:37因此不用数年,数周就办到了
-
34:38 - 34:41人们只花了几周就展现出
不同的工作型态是实际可行的 -
34:41 - 34:43我还能想到一些例子
-
34:43 - 34:47是在不为赚钱而工作的社会下重新规划的
-
34:48 - 34:53性别偏见、种族主义和民族主义
-
34:53 - 34:57也就是一个人们真地可以决定生活方式的世界
-
34:57 - 35:00而且不仅是少数人而已
-
35:00 - 35:02而是任何能利用这类技术的人
-
35:03 - 35:09在这样的世界中
人们更有能力决定不受歧视 -
35:09 - 35:13因为人们不必迁就于社会基于约定俗成
-
35:13 - 35:18而强加于他们身上的权力游戏
-
35:18 - 35:19- 是,我同意
-
35:19 - 35:23我认为另一个将会改变这点的未来趋势
-
35:23 - 35:28就是去中心化的发电与供电调度能力
-
35:29 - 35:33若电池科技真地在未来 20 年取得突破
-
35:33 - 35:39让再生能源,我想
主要是太阳能,但也包括风能 -
35:39 - 35:42得以在离城市很远的地方发电、储能
-
35:43 - 35:44然后输送供应
-
35:45 - 35:48这会彻底改变城市运作
-
35:48 - 35:52也会改变我们对群居
-
35:52 - 35:56或是住在技有城市或闹区的重视程度
-
35:57 - 36:02我认为有很多这样技术突破正悄然酝酿
-
36:03 - 36:07而且将来会改变我们习以为常的社会结构
-
36:08 - 36:11- 穆斯塔法·苏利曼,非常感谢你的见解
-
36:11 - 36:16- [旁白] 观众若对人工智能的潜力有兴趣
-
36:16 - 36:18且想深入探索这个迷人的世界
-
36:19 - 36:22我们邀请大家观看本系列的其他视频
-
36:22 - 36:23感谢收看
-
36:24 - 36:25♪ [结尾配乐] ♪
- Title:
- The Rise of Digital People: Mustafa Suleyman and Ian Bremmer on the Future of AI
- ASR Confidence:
- 1.00
- Description:
-
- Video Language:
- English
- Team:
Marginal Revolution University
- Project:
- Other videos
- Duration:
- 3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