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turn to Video

Béatrice Coron:用剪紙說故事

  • 0:03 - 0:09
    (掌聲)
  • 0:17 - 0:21
    (掌聲)
  • 0:27 - 0:30
    我是個剪紙師。
  • 0:30 - 0:32
    (笑聲)
  • 0:32 - 0:35
    我剪出故事。
  • 0:35 - 0:38
    所以製作過程非常明確。
  • 0:38 - 0:40
    我拿一張紙,
  • 0:40 - 0:43
    我將我的故事視覺化,
  • 0:43 - 0:46
    有時我先畫草圖,有時我不會。
  • 0:46 - 0:48
    當我的影像
  • 0:48 - 0:51
    都在紙上後,
  • 0:51 - 0:53
    我只要去除掉
  • 0:53 - 0:56
    不是故事中的那部分。
  • 0:56 - 0:59
    我並不是從一開始
  • 0:59 - 1:01
    就投入剪紙的。
  • 1:01 - 1:03
    事實上,
  • 1:03 - 1:05
    我繞了迂迴的路才走到這一步。
  • 1:05 - 1:07
    我不是出生
  • 1:07 - 1:10
    手上就拿著一把刀。
  • 1:10 - 1:13
    我也不記得小時候有剪紙過。
  • 1:13 - 1:15
    青少年時期,
  • 1:15 - 1:17
    我會素描、畫畫,
  • 1:17 - 1:19
    而且我想要成為一位藝術家。
  • 1:19 - 1:23
    但我也很叛逆。
  • 1:23 - 1:25
    於是我拋下一切
  • 1:25 - 1:29
    去從事一連串奇怪的工作。
  • 1:29 - 1:31
    例如,
  • 1:31 - 1:34
    我當過牧羊女、
  • 1:34 - 1:36
    卡車司機、
  • 1:36 - 1:38
    工廠員工、
  • 1:38 - 1:40
    清潔婦。
  • 1:40 - 1:42
    我從事旅遊業,
  • 1:42 - 1:44
    一年在墨西哥,
  • 1:44 - 1:47
    一年在埃及。
  • 1:47 - 1:49
    我搬到台灣去
  • 1:49 - 1:51
    待了兩年。
  • 1:51 - 1:53
    然後我定居在紐約,
  • 1:53 - 1:55
    在這裡當起導遊。
  • 1:55 - 1:58
    我同時也帶團出國旅遊,
  • 1:58 - 2:00
    來回奔波於
  • 2:00 - 2:03
    大陸、西藏和中亞。
  • 2:03 - 2:06
    當然,這花了很多時間,而我快40歲了,
  • 2:06 - 2:08
    所以我決定是時候
  • 2:08 - 2:11
    開始當一位藝術家。
  • 2:12 - 2:17
    (掌聲)
  • 2:17 - 2:19
    我選擇剪紙
  • 2:19 - 2:21
    因為紙很便宜,
  • 2:21 - 2:23
    又輕,
  • 2:23 - 2:25
    而且你可以
  • 2:25 - 2:27
    透過很多不同方法使用它。
  • 2:27 - 2:31
    我採用黑色輪廓像的表達方式,
  • 2:31 - 2:34
    因為這是非常有成效的圖像。
  • 2:34 - 2:40
    只需要放入必要的元素。
  • 2:40 - 2:42
    「輪廓 (silhouette)」這個字
  • 2:42 - 2:45
    典故來自一位法國財務大臣
  • 2:45 - 2:48
    Etienne de Silhouette。
  • 2:48 - 2:52
    他砍掉很多預算
  • 2:52 - 2:54
    以至於人們說他們再也無法負擔
  • 2:54 - 2:56
    畫肖像的費用,
  • 2:56 - 2:58
    於是必需畫肖像時,
  • 2:58 - 3:00
    只能畫「一個黑色輪廓」。
  • 3:00 - 3:02
    (笑聲)
  • 3:02 - 3:08
    於是我做了一系列的圖像、剪紙,
  • 3:08 - 3:13
    把它們集合成作品集。
  • 3:13 - 3:15
    人們告訴我 --
  • 3:15 - 3:18
    這像是帝國大廈的36景 --
  • 3:18 - 3:22
    他們告訴我;「你在做藝術家的書。」
  • 3:22 - 3:25
    藝術家的書可以有很多的解釋,
  • 3:25 - 3:28
    有很多的不同表現形式。
  • 3:28 - 3:30
    對我而言,
  • 3:30 - 3:32
    這些是非常棒的實體
  • 3:32 - 3:35
    可用來視覺化呈現一個故事。
  • 3:35 - 3:37
    它們可以和文字結合,
  • 3:37 - 3:40
    或者沒有文字。
  • 3:40 - 3:42
    而我很喜歡
  • 3:42 - 3:45
    圖像和字。
  • 3:45 - 3:47
    我愛雙關語
  • 3:47 - 3:50
    和其與無意識的關聯。
  • 3:50 - 3:53
    我愛語言的古怪。
  • 3:53 - 3:55
    每到一個地方居住,我就學習當地的語言,
  • 3:55 - 3:57
    但我未曾精通任何一種。
  • 3:57 - 3:59
    因此我總是在找尋
  • 3:59 - 4:01
    假的同源詞
  • 4:01 - 4:04
    或者是不同語言中相同的字。
  • 4:04 - 4:07
    你可能猜到,我的母語是法文。
  • 4:07 - 4:11
    我每天使用的語言是英文。
  • 4:11 - 4:13
    於是我做了一連串的工作
  • 4:13 - 4:16
    有關法文和英文中
  • 4:16 - 4:19
    相同的詞語。
  • 4:19 - 4:21
    其中有一些確實有成效,
  • 4:21 - 4:23
    像是「拼字蜘蛛。」
  • 4:23 - 4:25
    拼字蜘蛛
  • 4:25 - 4:28
    是拼字蜜蜂的親戚 (拼字蜜蜂是美國法國都有舉辦的拼字比賽)
  • 4:28 - 4:30
    (笑聲)
  • 4:30 - 4:33
    但牠跟網子更有關連性。
  • 4:33 - 4:35
    (笑聲)
  • 4:35 - 4:37
    而這隻蜘蛛
  • 4:37 - 4:40
    吐絲結網成了一張雙語字母表。
  • 4:40 - 4:44
    所以你可以讀成「建築在進展中」(法文於此,形容詞放在名詞後)
  • 4:44 - 4:47
    或者「進展中的建築。」(英文於此,形容詞放在名詞前)
  • 4:47 - 4:50
    所以這隻蜘蛛從整個字母表中
  • 4:50 - 4:54
    串連起相同的形容詞和名詞性實詞。
  • 4:54 - 4:57
    如果你不知道其中一個語言的說法,
  • 4:57 - 5:00
    馬上就可以學習。
  • 5:01 - 5:04
    書的一種古老形式
  • 5:04 - 5:06
    是卷軸。
  • 5:06 - 5:09
    卷軸非常方便,
  • 5:09 - 5:12
    因為你可以在一張非常小的桌子上
  • 5:12 - 5:15
    創造出一個大圖像。
  • 5:16 - 5:20
    你想不到的是
  • 5:20 - 5:25
    你眼睛所見只是你的圖像的一部分,
  • 5:25 - 5:29
    但它構成了非常自由的結構。
  • 5:29 - 5:33
    我做了這些窗戶。
  • 5:33 - 5:36
    所以可以看到超越表象的事物。
  • 5:36 - 5:38
    目的是可以
  • 5:38 - 5:40
    一探不同的世界。
  • 5:40 - 5:42
    我通常都是一個旁觀者。
  • 5:42 - 5:45
    我要看事情如何運作,
  • 5:45 - 5:47
    還有發生了什麼事。
  • 5:47 - 5:49
    所以每個窗戶
  • 5:49 - 5:51
    是一個影像,
  • 5:51 - 5:53
    也是一個世界
  • 5:53 - 5:55
    是我經常到訪的地方。
  • 5:55 - 5:57
    我反覆來到這個世界,
  • 5:57 - 5:59
    思考有關這些影像
  • 5:59 - 6:02
    還有要如何處理這類的陳腔濫調,
  • 6:02 - 6:04
    還有我們用來表達的
  • 6:04 - 6:07
    字語和口語用法。
  • 6:07 - 6:10
    這全都是假設。
  • 6:10 - 6:15
    假如我們住在氣球房子內?
  • 6:15 - 6:19
    這會是非常令人振奮的世界。
  • 6:19 - 6:24
    我們會在地球上留下很少的足跡。
  • 6:24 - 6:27
    感覺如此輕盈。
  • 6:27 - 6:32
    於是有時候我從內部往外看,
  • 6:32 - 6:34
    以自我為中心,
  • 6:34 - 6:37
    還有內部的圓圈。
  • 6:37 - 6:40
    有時候是總體的景觀,
  • 6:40 - 6:43
    檢視我們共有的根本
  • 6:43 - 6:47
    和我們如何使用它們來抓住夢想。
  • 6:47 - 6:49
    而我們也可以將它們
  • 6:49 - 6:51
    用來做為一個安全網。
  • 6:51 - 6:54
    而我的靈感
  • 6:54 - 6:57
    是非常不拘一格的。
  • 6:58 - 7:01
    我受我所讀的、所見的
  • 7:01 - 7:04
    每件事所影響。
  • 7:04 - 7:07
    我創造一些幽默的故事,
  • 7:07 - 7:10
    像是「死人敲打」。(英文中deadbeat合為一字,意思是賴債不還的人。)
  • 7:10 - 7:12
    (笑聲)
  • 7:13 - 7:15
    還有有關歷史的故事。
  • 7:15 - 7:17
    這是「糖果城市。」
  • 7:17 - 7:19
    不加甜蜜謊言的
  • 7:19 - 7:21
    糖果歷史。
  • 7:21 - 7:24
    從奴隸交易
  • 7:24 - 7:27
    到過度消費糖類
  • 7:27 - 7:31
    中間有一些甜美的時刻。
  • 7:31 - 7:34
    有時候,我對新聞做出情感上的回應,
  • 7:34 - 7:38
    例如2010年的海地地震。
  • 7:40 - 7:43
    其它時候,這甚至不是我的故事。
  • 7:43 - 7:45
    人們告訴我他們的遭遇,
  • 7:45 - 7:48
    他們的回憶,啟發,
  • 7:48 - 7:51
    而我創造一個腦內風景。
  • 7:51 - 7:54
    我為他們的歷史開渠道,
  • 7:54 - 7:57
    所以他們有管道
  • 7:57 - 8:01
    可以回顧他們的生命和其可能性。
  • 8:01 - 8:05
    我將這些稱為佛洛伊德城市。
  • 8:05 - 8:07
    我無法為我的圖像發聲,
  • 8:07 - 8:11
    所以我就用標題帶過一些
  • 8:11 - 8:13
    我創造的世界。
  • 8:13 - 8:16
    「中庸城市。」
  • 8:17 - 8:20
    「電力城市。」
  • 8:22 - 8:26
    「哥倫布圓環的瘋狂成長。」
  • 8:30 - 8:33
    「暗礁城市。」
  • 8:34 - 8:38
    「時間之網。」
  • 8:40 - 8:43
    「混亂城市。」
  • 8:45 - 8:48
    「日常生活戰場。」
  • 8:50 - 8:52
    「幸福城市。」
  • 8:54 - 8:57
    「漂浮島。」
  • 8:58 - 9:00
    曾經一次,
  • 9:00 - 9:03
    我做了「九個院子。」(yard有院子和長度碼等不同意思)
  • 9:03 - 9:06
    所以它的確是一張九碼長的剪紙。
  • 9:06 - 9:08
    (笑聲)
  • 9:08 - 9:10
    在生活和剪紙中,
  • 9:10 - 9:12
    每件事都是有關連的。
  • 9:12 - 9:15
    一個故事導向另一個。
  • 9:15 - 9:17
    我對這個形式的物質性
  • 9:17 - 9:19
    也有興趣,
  • 9:19 - 9:22
    因為你必需沿著走才能看見。
  • 9:22 - 9:24
    我用類似剪紙的模式
  • 9:24 - 9:26
    來訓練跑步。
  • 9:26 - 9:28
    剛開始我做小的圖像,
  • 9:28 - 9:30
    我跑幾英哩。
  • 9:30 - 9:33
    我做大的圖像,我開始跑馬拉松。
  • 9:33 - 9:36
    然後我跑50公里,接著60公里。
  • 9:36 - 9:41
    然後我跑50英哩 -- 超級馬拉松。
  • 9:41 - 9:44
    而我仍然感覺我在奔跑。
  • 9:44 - 9:46
    這是在訓練我
  • 9:46 - 9:49
    成為一個長跑的剪紙師。
  • 9:49 - 9:51
    (笑聲)
  • 9:51 - 9:55
    而且跑步帶很我很多精力。
  • 9:55 - 9:58
    這是一個為期三周的剪紙馬拉松
  • 9:58 - 10:01
    在紐約市的
  • 10:01 - 10:03
    藝術與設計博物館。
  • 10:03 - 10:07
    成果是「地獄和天堂。」
  • 10:07 - 10:10
    這是兩塊13尺高的板子。
  • 10:10 - 10:13
    它們占據了博物館中的兩層樓,
  • 10:13 - 10:15
    事實上,這是相連的圖像。
  • 10:15 - 10:18
    而我稱它為「地獄和天堂」
  • 10:18 - 10:22
    因為它是日常生活的地獄和天堂。
  • 10:22 - 10:24
    兩者之間沒有邊界。
  • 10:24 - 10:26
    有些人在地獄出生,
  • 10:26 - 10:29
    排除萬難,他們成功到達天堂。
  • 10:29 - 10:31
    其他人則從天堂掉到地獄。
  • 10:31 - 10:33
    這是邊界。
  • 10:33 - 10:35
    在地獄有血汗工廠。
  • 10:35 - 10:38
    在天堂有人們出借翅膀。
  • 10:38 - 10:41
    於是你看到這些獨立的故事,
  • 10:41 - 10:45
    有時候我們也採取一樣的行動,
  • 10:45 - 10:50
    而結果將置你於地獄或天堂。
  • 10:50 - 10:52
    所以整個「地獄和天堂」
  • 10:52 - 10:55
    是有關自由意志
  • 10:55 - 10:57
    和宿命論。
  • 10:57 - 10:59
    剪紙時,
  • 10:59 - 11:03
    圖像本身就是結構。
  • 11:03 - 11:06
    所以你可以把圖從牆上移開。
  • 11:07 - 11:10
    這是個放入藝術家的書中的作品,
  • 11:10 - 11:13
    稱為「身分企劃。」
  • 11:13 - 11:17
    這不是自傳形式的本體意識。
  • 11:17 - 11:21
    更像是我們的社會身分。
  • 11:21 - 11:23
    於是你可以走到它們之後
  • 11:23 - 11:25
    而且穿上它們。
  • 11:25 - 11:27
    所以這就像是
  • 11:27 - 11:29
    我們被組成
  • 11:29 - 11:31
    且呈現在世界前
  • 11:31 - 11:33
    不同層次的身分。
  • 11:33 - 11:36
    這是另一個藝術家的書的企劃。
  • 11:36 - 11:40
    事實上,在這張圖片中,你看到兩個。
  • 11:40 - 11:42
    一個是我穿上的,
  • 11:42 - 11:44
    還有一個是展覽中的,
  • 11:44 - 11:46
    這是在紐約市的書籍藝術中心。
  • 11:46 - 11:48
    為什麼我稱這為一本書?
  • 11:48 - 11:50
    它被稱為「時尚宣言。」
  • 11:50 - 11:52
    上面有跟時尚相關的引言,
  • 11:52 - 11:54
    所以你可以讀它,
  • 11:54 - 11:56
    而且,
  • 11:56 - 11:59
    因為藝術家的書的定義
  • 11:59 - 12:02
    非常廣泛。
  • 12:02 - 12:04
    你可以將它們從牆上移下來。
  • 12:04 - 12:06
    你可以帶著它們散步。
  • 12:06 - 12:09
    你可以將它們作成公共藝術。
  • 12:09 - 12:12
    這是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史考特戴爾市,
  • 12:12 - 12:15
    被稱為「漂浮的記憶。」
  • 12:15 - 12:18
    所以這是片段的記憶,
  • 12:18 - 12:21
    它們隨機地隨風飄動。
  • 12:23 - 12:25
    我愛公共藝術。
  • 12:25 - 12:28
    長久以來
  • 12:28 - 12:30
    我參與競賽。
  • 12:30 - 12:33
    被拒絕八年之後,
  • 12:33 - 12:36
    我非常興奮能夠得到我第一個委託,
  • 12:36 - 12:39
    來自美國紐約市文化事務局百分比藝術專案。
  • 12:39 - 12:42
    這是為了一個緊急救護員和救火員的
  • 12:42 - 12:45
    綜合急救站。
  • 12:45 - 12:48
    與其用紙,
  • 12:48 - 12:50
    我選擇用不鏽鋼
  • 12:50 - 12:52
    做成一本藝術家之書
  • 12:52 - 12:56
    我稱之「朝同個方向努力工作。」
  • 12:56 - 12:58
    但我在兩邊都加上風標
  • 12:58 - 13:02
    以表示它們涵蓋了所有方向。
  • 13:02 - 13:04
    我也可用切割玻璃
  • 13:04 - 13:07
    來呈現公共藝術。
  • 13:07 - 13:10
    這是在布朗克斯的刻面玻璃。
  • 13:10 - 13:12
    每次我製作公共藝術時,
  • 13:12 - 13:14
    我想要創造跟擺置地點
  • 13:14 - 13:16
    真正有關聯的東西。
  • 13:16 - 13:18
    講到紐約的地鐵,
  • 13:18 - 13:21
    我看到
  • 13:21 - 13:24
    搭乘地鐵和閱讀
  • 13:24 - 13:26
    之間的關聯性。
  • 13:26 - 13:29
    搭地鐵是及行和準時地旅行。
  • 13:29 - 13:31
    布朗克斯的文學,
  • 13:31 - 13:33
    就是布朗克斯的作家們
  • 13:33 - 13:35
    和他們的故事。
  • 13:37 - 13:39
    另一個玻璃創作
  • 13:39 - 13:41
    是在加利福尼州聖荷西市
  • 13:41 - 13:44
    的一間公共圖書館。
  • 13:44 - 13:47
    所以我從蔬菜的觀點
  • 13:47 - 13:49
    描述聖荷西市的成長。
  • 13:49 - 13:51
    從中心點開始
  • 13:51 - 13:53
    是橡子
  • 13:53 - 13:57
    代表歐隆族印地安人的文明。
  • 13:57 - 13:59
    接著是來自歐洲的水果
  • 13:59 - 14:01
    代表農場。
  • 14:01 - 14:04
    然後是世界各地的水果,代表矽谷。
  • 14:04 - 14:06
    而這還在成長中。
  • 14:06 - 14:09
    我使用到的技術是切割,
  • 14:09 - 14:11
    噴砂,蝕刻
  • 14:11 - 14:15
    和印刷玻璃到建築物的玻璃上。
  • 14:15 - 14:17
    另外在圖書館外面
  • 14:17 - 14:21
    我想要創作一個陶冶心智的地方。
  • 14:21 - 14:24
    我取材自圖書館中
  • 14:24 - 14:27
    書名中有水果的作品,
  • 14:27 - 14:30
    使用這些水果,
  • 14:30 - 14:32
    將它們做成一條果樹園步道。
  • 14:32 - 14:35
    我也種了一棵書之樹。
  • 14:35 - 14:37
    這是一棵樹,
  • 14:37 - 14:40
    在樹根處有語言的起源。
  • 14:40 - 14:44
    這是國際間的書寫系統。
  • 14:44 - 14:46
    在樹枝的部分,
  • 14:46 - 14:49
    可看到圖書館的組成物在成長。
  • 14:50 - 14:53
    公共藝術也是帶有
  • 14:53 - 14:55
    功能性和型體的。
  • 14:55 - 14:57
    展現在科羅拉多州奧羅拉市的是長椅。
  • 14:57 - 15:00
    這張長椅帶給你的額外好處是,
  • 15:00 - 15:03
    如果你在夏日穿著短袖坐了很長一段時間,
  • 15:03 - 15:05
    你離開時
  • 15:05 - 15:08
    大腿處會短暫留下
  • 15:08 - 15:10
    故事的元素。
  • 15:10 - 15:13
    (笑聲)
  • 15:15 - 15:17
    另一個有功能性的作品,
  • 15:17 - 15:19
    是在芝加哥南方的
  • 15:19 - 15:21
    一個地鐵車站。
  • 15:21 - 15:25
    稱作「未來的果實在今日種下。」
  • 15:25 - 15:28
    這是個和轉變及連接
  • 15:28 - 15:30
    有關的故事。
  • 15:30 - 15:32
    這是用來保護軌道和通勤者,
  • 15:32 - 15:35
    不讓東西掉入軌道的
  • 15:35 - 15:38
    防護隔板。
  • 15:38 - 15:41
    能將柵欄和窗戶欄杆
  • 15:41 - 15:44
    變成花朵
  • 15:44 - 15:46
    是非常棒的事情。
  • 15:46 - 15:49
    接著這是我過去三年來一直在做的事情,
  • 15:49 - 15:51
    和一位南布朗克斯開發者合作,
  • 15:51 - 15:53
    將藝術落實在
  • 15:53 - 15:55
    低收入住宅群
  • 15:55 - 15:58
    和經濟價位房屋中。
  • 15:58 - 16:01
    所以每棟建築都有自己本身的特性。
  • 16:01 - 16:05
    有時,這和鄰近區域的傳統有關係。
  • 16:05 - 16:09
    譬如莫瑞薩尼爾的爵士樂歷史。
  • 16:09 - 16:12
    至於其它的企劃,像在巴黎,
  • 16:12 - 16:14
    這和街名有關。
  • 16:14 - 16:17
    這條街叫做Rue des Prairies(法文) -- 大草原之街。
  • 16:17 - 16:19
    於是我帶來兔子、
  • 16:19 - 16:21
    蜻蜓,
  • 16:21 - 16:23
    將牠們留在街上。
  • 16:23 - 16:25
    2009年時,
  • 16:25 - 16:28
    我應邀製作一張海報
  • 16:28 - 16:31
    要擺放在紐約市的地鐵車廂中,
  • 16:31 - 16:33
    時間長達一年。
  • 16:33 - 16:37
    觀眾們被困在車廂中,
  • 16:37 - 16:41
    所以我想要給他們一個出口。
  • 16:41 - 16:44
    我創造了「圍繞的城鎮。」
  • 16:44 - 16:46
    這是剪紙,
  • 16:46 - 16:49
    然後我用電腦加入顏色。
  • 16:49 - 16:52
    所以我可以稱它為科技工藝。
  • 16:52 - 16:54
    在創造過程中,
  • 16:54 - 16:57
    我使用剪紙
  • 16:57 - 16:59
    還有添加其它技術。
  • 16:59 - 17:02
    而結果總是要創作故事。
  • 17:02 - 17:05
    講到故事,它們有很多的可能性。
  • 17:05 - 17:07
    有很多的情節。
  • 17:07 - 17:09
    我不知道這些故事。
  • 17:09 - 17:13
    我從我們的國際化想像中,
  • 17:13 - 17:15
    從一成不變的事物中,從我們思考的事情中,
  • 17:15 - 17:17
    從歷史中擷取影像。
  • 17:17 - 17:19
    所以每個人都是敘事者,
  • 17:19 - 17:22
    因為每個人都有故事可告訴別人。
  • 17:22 - 17:24
    更重要的是,
  • 17:24 - 17:26
    每個人都能創作一個故事
  • 17:26 - 17:28
    以理解這世界。
  • 17:28 - 17:30
    在全部這些宇宙中,
  • 17:30 - 17:33
    想像力就像是
  • 17:33 - 17:35
    用來運載的交通工具,
  • 17:35 - 17:38
    但終點站是我們的心智
  • 17:38 - 17:40
    還有我們如何使用魔法
  • 17:40 - 17:42
    再次和本質相連。
  • 17:42 - 17:45
    所以這就是剪紙的目的。
  • 17:46 - 17:54
    (掌聲)
Title:
Béatrice Coron:用剪紙說故事
Speaker:
Béatrice Coron
Description:

利用剪刀和紙,藝術家Béatrice Coron創造了複雜的世界、城市和國家、天堂和地獄。穿著一件用杜邦泰維克材質剪成的華麗斗逢走在舞台上,她描述了她創作的過程,和從喀嚓聲和紙片中發展出的故事。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Talks
Duration:
17:55
I-Hsiang Lin added a translation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