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turn to Video

熵是什麼?—傑夫·菲利普斯

  • 0:07 - 0:10
    在化學和物理學中有個關鍵概念
  • 0:10 - 0:15
    有助於解釋是此非彼的物理現象
  • 0:15 - 0:17
    冰為什麼會融化?
  • 0:17 - 0:19
    奶油為什麼會在咖啡裡散開來?
  • 0:19 - 0:23
    為什麼穿了孔的輪胎會漏氣?
  • 0:23 - 0:27
    這是「熵」的概念,非常難以理解
  • 0:27 - 0:32
    有個說法常把熵
    用來衡量不規則的程度
  • 0:32 - 0:36
    雖然合宜,卻很容易誤導
  • 0:36 - 0:39
    例如,下列哪種情形比較不規則呢?
  • 0:39 - 0:43
    一杯碎冰,還是一杯室溫的水?
  • 0:43 - 0:45
    大多數人認為冰比較不規則
  • 0:45 - 0:49
    但實際上冰的熵值比水低
  • 0:49 - 0:53
    另一種理解熵的方法是透過機率
  • 0:53 - 0:57
    雖或不易理解,但請耐心內化
  • 0:57 - 1:01
    就會更理解熵
  • 1:01 - 1:04
    想像兩小塊固體
  • 1:04 - 1:08
    各自有六根原子鍵
  • 1:08 - 1:13
    這模型裡的能量存在固體的原子鍵裡
  • 1:13 - 1:15
    可以把原子鍵想成簡單的能量容器
  • 1:15 - 1:20
    裡面裝著不可分割的
    能量單位「量子」
  • 1:20 - 1:25
    固體的能量越高就越熱
  • 1:25 - 1:27
    這兩個固體
  • 1:27 - 1:31
    有許許多多的能量分佈方式
  • 1:31 - 1:35
    而各自的總能量不變
  • 1:35 - 1:39
    每一種能量分佈方式稱為一「微態」
  • 1:39 - 1:43
    假如固體甲有六個量子,而乙有兩個
  • 1:43 - 1:48
    那麼就共有 9,702 種微態
  • 1:48 - 1:53
    當然還有其它分派八個量子的方式
  • 1:53 - 1:58
    例如,固體甲擁有八個量子
    而固體乙一個也沒有
  • 1:58 - 2:01
    或者甲乙各分一半
  • 2:01 - 2:04
    如果假設每種微態發生的機率相等
  • 2:04 - 2:07
    就會看到某些能量分佈狀態
  • 2:07 - 2:11
    發生的機率高過其他狀態
  • 2:11 - 2:14
    原因是它們的微態總數比較多
  • 2:14 - 2:20
    熵直接衡量每種能量分佈狀態的機率
  • 2:20 - 2:22
    呈現出的是
  • 2:22 - 2:27
    這兩個固體的能量最分散的時候
  • 2:27 - 2:29
    熵值最高
  • 2:29 - 2:30
    一般而言
  • 2:30 - 2:35
    可把熵想成是能量散佈的指標
  • 2:35 - 2:38
    低熵值代表能量集中
  • 2:38 - 2:42
    而高熵值代表能量分散
  • 2:42 - 2:46
    為要理解怎樣用熵解釋自發過程
  • 2:46 - 2:48
    像是熱的物體冷卻下來
  • 2:48 - 2:52
    必須看能量的動態流動
  • 2:52 - 2:55
    實際上,能量並非靜止不動
  • 2:55 - 2:58
    而是持續在相鄰的原子鍵中移動
  • 2:58 - 3:00
    隨著能量移動
  • 3:00 - 3:03
    能量的分佈跟著改變
  • 3:03 - 3:05
    根據微態的分佈
  • 3:05 - 3:07
    有 21% 的機率
  • 3:07 - 3:14
    後來會進入能量最分散的狀態
  • 3:14 - 3:17
    有 13% 的機率回到初始狀態
  • 3:17 - 3:23
    還有 8% 的機率
    固體甲會增加能量
  • 3:23 - 3:28
    再次重申,因為分散能量
  • 3:28 - 3:30
    高熵值的微態總數
    比能量集中的還多
  • 3:30 - 3:33
    因而能量趨向分散
  • 3:33 - 3:36
    這就是為什麼把熱的物體
    和冷的物體擺一起
  • 3:36 - 3:40
    冷的會變熱,而熱的會變冷
  • 3:40 - 3:42
    但是同一個例子
  • 3:42 - 3:47
    也有 8% 的機率
    熱的物體會變得更熱
  • 3:47 - 3:51
    為什麼現實生活裡沒發生這種情形?
  • 3:51 - 3:54
    原因在於系統的規模
  • 3:54 - 3:58
    我們的模型假設
    只有六根原子鍵的固體
  • 3:58 - 4:04
    如果增加到 6,000 根原子鍵
    和 8,000 個單位能量
  • 4:04 - 4:08
    初始狀態仍是甲有四分之三的能量
  • 4:08 - 4:10
    而乙有四分之一的能量
  • 4:10 - 4:14
    就會發現甲自發獲得更多能量的機率
  • 4:14 - 4:17
    是個這麽微小的數字
  • 4:17 - 4:22
    日常熟知物體的粒子數遠比這多得多
  • 4:22 - 4:26
    所以現實世界裡
    熱的物體變得更熱的機率
  • 4:26 - 4:28
    小得荒謬
  • 4:28 - 4:30
    乃至根本不會發生
  • 4:30 - 4:32
    冰塊融化
  • 4:32 - 4:33
    奶油和咖啡混合在一起
  • 4:33 - 4:35
    輪胎放氣
  • 4:35 - 4:40
    都是因為這些狀態的能量
    比原先狀態的更分散
  • 4:40 - 4:44
    並不是某種神秘的力量
    驅使系統傾向微調至更高的熵值
  • 4:44 - 4:49
    而是因為統計上高熵值更可能發生
  • 4:49 - 4:52
    這就是為什麼熵又被稱為時間之箭
  • 4:52 - 4:57
    如果有機會分散能量,就會分散能量
Title:
熵是什麼?—傑夫·菲利普斯
Description:

觀看完整課程:http://ed.ted.com/lessons/what-is-entropy-jeff-phillips

在化學和物理學中有個關鍵概念:「熵」。雖然難以理解,但能幫助解釋冰會融化,奶油會在咖啡裡散開來,以及穿了孔的輪胎會漏氣等等,諸多是此而非彼的物理過程。傑夫·菲利普斯快速簡介「熵」這個觀念。

課程:傑夫·菲利普斯 ( Jeff Phillips),動畫:浦羅凡希亞工作室 (Provincia Studio)。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Ed
Duration:
05:20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