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界的千禧世代:未來的醫生 | Daniel Wozniczka | TEDxNorthwesternU
-
0:12 - 0:14我必須坦言
-
0:15 - 0:17這幾年來,我生命的深處
-
0:17 - 0:20真的一直藏著黑暗的秘密。
-
0:20 - 0:21我從來沒跟任何人說。
-
0:21 - 0:23但現在,
-
0:23 - 0:25我認為我能告訴大家了。
-
0:25 - 0:27是這樣的:
-
0:27 - 0:30我要說的是,
-
0:30 - 0:31我是一個千禧寶寶。
-
0:31 - 0:33我知道這很糟。
-
0:33 - 0:34最糟糕的那種。
-
0:34 - 0:38當我決定要成為千禧寶寶時,
我到底在想什麼啊? -
0:38 - 0:39(笑聲)
-
0:39 - 0:42告訴你們後,我感覺好多了。
-
0:43 - 0:46千禧世代被定義為
-
0:46 - 0:50一群 1980 年代初期或中期
-
0:50 - 0:52至 2000 年代初出生的人。
-
0:53 - 0:57而這個定義基本上是我們這個世代
-
0:57 - 0:58唯一達成的共識。
-
0:59 - 1:01但,你們可能聽過
-
1:01 - 1:03許多關於我們這世代的
負面想法和刻板印象。 -
1:03 - 1:06你可能聽過:自戀的、享有特權的,
-
1:06 - 1:09我們是懶惰的、不專注的,
-
1:09 - 1:14我們是手機成癮者,
耽溺於 Instagram 的濾鏡。 -
1:14 - 1:17有些說詞可能是真的,
-
1:17 - 1:20但你並不常聽見正向的評論。
-
1:20 - 1:24我們都知道刻板印象
無法概括一個人, -
1:24 - 1:27更何況是個好幾百萬人的世代。
-
1:27 - 1:32所以說,請容許我我好好地自我介紹。
-
1:32 - 1:34我是 Daniel Wozniczka 醫生,
-
1:34 - 1:37我的病人叫我 Dan 醫生。
-
1:37 - 1:40當你有個難以發音的波蘭姓氏,
別人就會如此叫你。 -
1:40 - 1:42我今年 29 歲,
-
1:42 - 1:46幾天後,我將完成內科住院。
-
1:46 - 1:48同時完成兩個碩士學位,
-
1:48 - 1:51一個是商學,MBA 學位,
-
1:51 - 1:54另一個是公共衛生,MPH 學位。
-
1:54 - 1:55我也是個醫療研究員。
-
1:55 - 1:57我曾在同行評審的期刊上發表過文章。
-
1:57 - 2:01醫學領域外,我在創業也有些成果。
-
2:01 - 2:03我是兩個不同衛生保健新創公司的
-
2:03 - 2:05創辦人和諮詢專家。
-
2:05 - 2:08最後,我也是個國會說客,
-
2:08 - 2:11基本上就是你想像中的樣子,
-
2:11 - 2:12代表 ACP,
-
2:12 - 2:13美國醫師協會。
-
2:13 - 2:15他們曾派我至華盛頓特區,
-
2:15 - 2:17我曾跟眾議員和參議員聊過
-
2:17 - 2:19不同的健康議題。
-
2:19 - 2:21我提起這一部分我在做的事,
-
2:21 - 2:26因為它或多或少提升了
我們這世代整體的正面印象。 -
2:26 - 2:28例如,千禧世代
-
2:28 - 2:32是全美國最博學的世代。
-
2:33 - 2:37我們的多元性是這個國家前所未見的。
-
2:37 - 2:40毋庸置疑的,我們也是科技達人。
-
2:41 - 2:44但有一個正向屬性
-
2:44 - 2:46幾乎沒人提到。
-
2:46 - 2:48那攸關勞動力。
-
2:49 - 2:52你可以問千禧世代一個簡單的問題:
-
2:52 - 2:55「你想在你的職涯裡完成什麼?」
-
2:55 - 2:58他們會告訴你一個看似簡單
-
2:58 - 2:59卻深刻的回答。
-
3:00 - 3:03他們都會告訴你他們想影響這個社會。
-
3:03 - 3:05他們想改變世界,想要創新。
-
3:06 - 3:10抱著這心態開啟職涯是很美好的。
-
3:12 - 3:14於是我們前行,
-
3:14 - 3:19影響力會引領著千禧世代。
-
3:20 - 3:22人們總是問我:
-
3:22 - 3:26「當醫生是什麼感覺?」
-
3:26 - 3:28我總是告訴他們一樣的答案:
-
3:28 - 3:31我「喜愛」醫學!
-
3:31 - 3:33勝過一切其他的事。
-
3:33 - 3:36我是那種在幼稚園時
就立定志向當醫生的人。 -
3:36 - 3:41我想跟你們說一個
為何我如此熱愛醫學的故事。 -
3:42 - 3:43幾週前,
-
3:43 - 3:45一個病患來到我的醫院,
-
3:45 - 3:46他奄奄一息。
-
3:46 - 3:49他的兩個肺都感染了。
-
3:49 - 3:53感染蔓延至他的血液,
-
3:53 - 3:54他完全病了。
-
3:54 - 3:57他有敗血性休克。
-
3:57 - 4:00他呼吸困難,我們讓他能
吸到氧氣的唯一方法 -
4:00 - 4:05是將管子放進他嘴巴,
經過喉嚨,直到肺部, -
4:05 - 4:08好讓機器代替他呼吸。
-
4:08 - 4:11他的血壓驟降。
-
4:11 - 4:14血壓的正常值是 120/80;
-
4:14 - 4:18他是 50/30 而且持續降低。
-
4:19 - 4:21我必須施加血管加壓藥
-
4:21 - 4:23才能提升他的血壓。
-
4:23 - 4:26為此,我必須把導管放入他的頸靜脈,
-
4:26 - 4:28把管子推入他的鎖骨
-
4:28 - 4:31再深入到心臟邊緣。
-
4:32 - 4:36其實效果不好,他的血壓持續下降。
-
4:36 - 4:40在我面前,他的心臟停止跳動。
-
4:40 - 4:42他過世了。
-
4:42 - 4:44我們沒有停下來。
-
4:44 - 4:47一個護士甚至跳到他上面
-
4:47 - 4:49開始壓他的胸部。
-
4:49 - 4:50我們有台大車,
-
4:50 - 4:52我們拿了兩塊踏板,
-
4:52 - 4:54充電到 600 伏特,
-
4:54 - 4:56放上他的胸口,
-
4:56 - 4:58就像你在電視上看到的,
-
4:58 - 4:59我們電擊他。
-
5:00 - 5:01這方法奏效了。
-
5:02 - 5:04他的心臟再度跳動。
-
5:04 - 5:08我們把他從鬼門關前救回來。
-
5:09 - 5:12幾週後,這個人最小的女兒
-
5:12 - 5:15將要結婚,
-
5:15 - 5:20而他可以牽著女兒的手步上紅毯。
-
5:22 - 5:24這種故事,讓我喜歡醫學。
-
5:24 - 5:26我只當了三年的醫生,
-
5:26 - 5:29但我已經有上百個那樣的故事。
-
5:31 - 5:33雖然我喜歡醫學,
-
5:34 - 5:36我其實並不真的喜歡我的工作。
-
5:37 - 5:40我知道這聽來矛盾,
-
5:40 - 5:41但不是的。
-
5:41 - 5:46沒有人談醫生每日的實際工作
-
5:46 - 5:51與醫學多麽無關。
-
5:51 - 5:52例如,
-
5:52 - 5:57我一天內花數個小時,
完成文書工作和表單。 -
5:57 - 5:59照顧病人一小時,
-
5:59 - 6:02我必須花兩小時填表單。
-
6:02 - 6:04原因很簡單:
-
6:04 - 6:08這些表單要送到保險公司,
-
6:08 - 6:10根據這些表單,
-
6:10 - 6:13保險公司付給他們
-
6:13 - 6:15補償給醫院的錢。
-
6:15 - 6:18不管你對病患做的工作多偉大;
-
6:18 - 6:21如果不謹慎地填表,
-
6:21 - 6:23提供所有細節,
-
6:23 - 6:25醫院會少領補償費,
-
6:25 - 6:27如果有的話。
-
6:27 - 6:29我一天內的數小時浪費在表單上。
-
6:30 - 6:34但我工作的最後一部分才會是最糟的。
-
6:34 - 6:37我診斷、治療我的病患後,
-
6:37 - 6:40我必須領導著保險公司
-
6:40 - 6:43以確保我的病患拿到他們需要的藥物。
-
6:44 - 6:47就我所知,無法負擔藥物的病患,
-
6:47 - 6:50便不會拿藥。
-
6:50 - 6:51這傷透了我的心。
-
6:51 - 6:54我有一些病患來醫院
-
6:54 - 6:57二、三、四、五、六次
-
6:57 - 6:59為了一模一樣的病
-
6:59 - 7:01只因為他們沒能負擔藥丸的費用。
-
7:02 - 7:04不僅是藥丸;
-
7:04 - 7:08我還得花好幾個小時弄清楚
我的病患該配給哪位外科醫生, -
7:08 - 7:11或哪個透析中心,哪個護理站。
-
7:11 - 7:12一天中數個小時。
-
7:14 - 7:16這是當醫生的真實樣貌啊,各位。
-
7:18 - 7:22國家級的話,事情會更加複雜。
-
7:23 - 7:27接下來的投影片
來自於 Kaiser 家族基金會。 -
7:27 - 7:32我們國家每單位 GDP 所支付的金額,
對於所有醫療保健來說都是天文數字, -
7:33 - 7:35比其他任何國家還高。
-
7:35 - 7:39我們從中得到的,不是更好的醫療,
-
7:39 - 7:40有時還會是更糟的。
-
7:41 - 7:44你可能一直告訴自己這是常態,對吧?
-
7:44 - 7:46這是美國的體制。
-
7:46 - 7:48不,不完全是。
-
7:48 - 7:50原因在於,直到 1980 年代,
-
7:50 - 7:55我們與加拿大、英國、歐洲
所支付的費用是一樣的。 -
7:56 - 8:00只是最近這些人為系統改變了它。
-
8:00 - 8:02很難過地,你可以從這裡望見
-
8:02 - 8:04更加慘淡的未來。
-
8:04 - 8:05幾十年後的將來,
-
8:05 - 8:08我們國家支出的醫療費用
-
8:08 - 8:11會如火箭般高升。
-
8:11 - 8:15它實際上會使整個國家破產。
-
8:16 - 8:19現在,這些事,這些壓力,
-
8:19 - 8:21日復一日地加重在醫生、
-
8:21 - 8:23在國家層級,
-
8:23 - 8:25他們讓原本壓力就大的醫生
-
8:25 - 8:27感到更多的壓力,
-
8:27 - 8:29基本上是做生死間的抉擇。
-
8:29 - 8:32這些新壓力,
-
8:32 - 8:34不論它們是否為新的質量指標,
-
8:34 - 8:37還是醫生被告知要在更短的時間
替更多的病患看診, -
8:37 - 8:40花更多的時間填寫表單——
-
8:40 - 8:41外科醫生被叮囑說:
-
8:41 - 8:44「嘿,夥伴,手術開得快一點,
-
8:44 - 8:46再塞幾個病例給你吧。」
-
8:47 - 8:49這些事情總會有代價的,
-
8:49 - 8:51我不是指財務方面。
-
8:51 - 8:57現在,我們有個家醫科醫生自殺了。
-
8:58 - 9:00每年在美國
-
9:00 - 9:04有三至四百名醫生自殺;
-
9:06 - 9:08平均一天一位醫生。
-
9:10 - 9:14那是醫學院一整班的人才流失,
-
9:14 - 9:16每一年。
-
9:17 - 9:19沒有人談這件事。
-
9:19 - 9:21誰的風險最高?
-
9:21 - 9:23女醫師。
-
9:23 - 9:28女醫生的自殺率比普通女性的
-
9:28 - 9:31高上 2.3 倍。
-
9:32 - 9:34這是醫學現況啊,各位。
-
9:35 - 9:392012 年,在 Medscape 上
有一則很棒的研究。 -
9:39 - 9:45他們詢問 24,000 名醫生
一個簡單的問題: -
9:45 - 9:49「如果你能回到過去,改變職涯選擇,
-
9:49 - 9:51帶著你現在知道的現狀,
-
9:51 - 9:54你依舊會選擇醫學嗎?
-
9:54 - 9:57還是你會做出其他選擇?」
-
9:57 - 9:58告訴各位結果。
-
9:59 - 10:0354% 的醫生說他們依然會選擇醫學。
-
10:05 - 10:10我們的一半人不會或不想選擇這條路。
-
10:10 - 10:13沒有人談論這個可悲的真相。
-
10:14 - 10:17所以,我們現在何去何從?
-
10:18 - 10:20千禧世代,
-
10:20 - 10:22一名 29 歲,剛起步的芝加哥醫生,
-
10:22 - 10:24該做什麼?
-
10:25 - 10:30我給各位的回答極為簡單也非常複雜。
-
10:30 - 10:32我們起身反抗這個體制。
-
10:33 - 10:36我們為自己、為家人、為病患,
-
10:36 - 10:38為下一個世代反抗。
-
10:39 - 10:42我想告訴你們該如何確切地執行。
-
10:43 - 10:44房間裡的我們,
-
10:44 - 10:49通常不會把醫院視為一個企業,對吧?
-
10:49 - 10:50放心,
-
10:50 - 10:54在資本主義社會下,很多人正這麼做。
-
10:55 - 10:58每個企業體都需要老闆,執行長。
-
10:59 - 11:02你們會怎麼看待一個
-
11:02 - 11:05一輩子都沒跳起投籃的籃球教練呢?
-
11:05 - 11:08或沒教過書的校長?
-
11:09 - 11:14或不會開車的汽車公司的執行長?
-
11:14 - 11:18我會對那些人抱不高的期望,對吧?
-
11:18 - 11:21但這是我們數十年來一直在做的事。
-
11:21 - 11:25管理我們醫院的人不懂醫學。
-
11:26 - 11:28他們將它當成傳統的企業體來管理,
-
11:28 - 11:30盯著 Excel 表,最大化利潤。
-
11:32 - 11:34有一份研究比擬了這個現象,
-
11:34 - 11:36刊在 2011 年的
《社會科學與醫學》期刊。 -
11:36 - 11:41他們比較一般商人
-
11:41 - 11:44和有受過商業訓練的醫生
-
11:44 - 11:46所管理的醫院。
-
11:46 - 11:49醫生管理的醫院,
-
11:49 - 11:52在幾乎每一個質量指標裡,
-
11:52 - 11:55不論照護的成本、
醫療疏失、住院長短, -
11:55 - 11:56任何因素,
-
11:56 - 11:58在幾乎所有的質量指標,
-
11:58 - 12:02比其他醫院好上 25%。
-
12:03 - 12:05大吃一驚,對吧?
-
12:05 - 12:06不,不意外。
-
12:06 - 12:08但這正是數十年來我們在做的事。
-
12:08 - 12:11國家層級的話,更是糟糕。
-
12:12 - 12:16制定醫療政策的人,根本不是醫生。
-
12:17 - 12:21我們的眾議院有 435 人,
-
12:21 - 12:23參議員有 100 人。
-
12:23 - 12:25總共 535 人。
-
12:25 - 12:27如果我告訴你
-
12:27 - 12:31我們選出的政府官員
只有 3% 是醫生或科學家, -
12:31 - 12:32你相信嗎?
-
12:33 - 12:36在過去十年,這些人制定我們的法律,
-
12:36 - 12:41不顧醫療系統的爭議性。
-
12:43 - 12:47我提到千禧世代帶來到影響力,
-
12:47 - 12:50那股想改變世界的雄心壯志,
-
12:50 - 12:54它不會與醫學本身一起出現。
-
12:54 - 12:58它會與我們的體制一起出現。
-
12:58 - 13:04我們現在有受過商業訓練的醫生改革,
-
13:05 - 13:08擁有 MD/MBA 學位的人數在增加。
-
13:09 - 13:1115 年前我們有 30 間
-
13:11 - 13:15提供 MD/MBA 學位的醫學院。
-
13:15 - 13:16現在呢?
-
13:17 - 13:19翻倍到 65 間。
-
13:20 - 13:22原因很明顯:
-
13:22 - 13:23醫學院知道
-
13:23 - 13:27我們不能讓新兵只待在壕溝中;
-
13:27 - 13:29我們必須訓練煥然一新的將軍。
-
13:30 - 13:34向前邁進,千禧世代的影響力
-
13:34 - 13:37將掌管醫院的行政單位,
-
13:37 - 13:38將營運醫院,
-
13:38 - 13:40將變成醫療創業,
-
13:40 - 13:44將參政並制定合理的法律,
-
13:44 - 13:45不讓這個國家破產。
-
13:45 - 13:51這將是下個世代的醫生
改變醫療體系的方式。 -
13:51 - 13:54他們將同時拯救性命和醫療體系。
-
13:55 - 14:00我想直接告訴年輕的千禧世代
以結束這部分的談話, -
14:00 - 14:03因為我是千禧世代的人,29 歲,
-
14:03 - 14:05但我屬於比較老的那群人。
-
14:05 - 14:07我住院的日子即將結束,
-
14:07 - 14:10而我正完成我的 MBA 和 MPH。
-
14:10 - 14:12千禧世代的許多人可能正觀看著,
-
14:12 - 14:16他們或許只有 18、19、20 歲。
-
14:17 - 14:19如果你還年輕也想當一位醫師,
-
14:19 - 14:23你前方還有許多年的訓練和教育。
-
14:23 - 14:26大學四年,醫學院四年,
-
14:26 - 14:28至少三年的住院。
-
14:29 - 14:32我想直接告訴你們。
-
14:32 - 14:36因為你們將會聽到上一輩跟你們說:
-
14:36 - 14:38「醫學不值得讀。
-
14:38 - 14:39別當醫生。
-
14:39 - 14:41醫界跟以前不一樣了,各位。」
-
14:41 - 14:43你將會聽到這件事。
-
14:44 - 14:46我在這告訴你相反的答案。
-
14:46 - 14:49醫學超級讚的,對吧?
-
14:49 - 14:51沒有人的戲碼
-
14:51 - 14:55比奉獻自己一生
拯救同伴的性命更精彩了, -
14:55 - 14:57我跟你保證。
-
14:57 - 15:00我不管你正登山至頂峰
-
15:00 - 15:01還是潛水至海底,
-
15:01 - 15:05不管你是不是瘋狂
販售演唱會門票的搖滾巨星, -
15:05 - 15:07也不管你是不是去外太空的太空人。
-
15:07 - 15:11沒有比全心全意奉獻自己
去拯救他人性命更好的工作了。 -
15:12 - 15:18我們需要年輕、有才華、
鼓舞人心、有創意的人才, -
15:18 - 15:20而不是被勸阻。
-
15:20 - 15:24現在加入的時間多美好呀,
-
15:24 - 15:25因為我們會是那個
-
15:25 - 15:28使體制更進步的世代。
-
15:28 - 15:32醫界裡的問題
不是來自照護病患本身; -
15:32 - 15:35而是來自上世代人為創造的體制。
-
15:37 - 15:41別讓任何人勸阻了你的醫生夢。
-
15:43 - 15:44我想以這句話作結。
-
15:45 - 15:49這句曾鼓舞我、陪伴我熬過許多
-
15:49 - 15:51在醫學系的全夜。
-
15:51 - 15:56它在我全天的住院輪班時鼓舞了我,
-
15:56 - 15:59我希望它能持續地鼓舞著我,
-
15:59 - 16:03在我努力發揮這個世代
渴望產生影響力時鼓舞我。 -
16:03 - 16:05這句話是:
-
16:06 - 16:11「夠瘋狂、認為自己能夠
改變世界的我們, -
16:12 - 16:16才是那些有機會實際執行的人。」
-
16:17 - 16:18非常感謝各位。
-
16:18 - 16:21(掌聲)
- Title:
- 醫界的千禧世代:未來的醫生 | Daniel Wozniczka | TEDxNorthwesternU
- Description:
-
千禧世代貢獻很多給世界,我們不是在說 Instagram 上的咖啡照。Daniel Wozniczka 醫生談論著千禧世代擁有讓醫界更好的關鍵之鑰。
Daniel Wozniczka 醫生是一位抱著熱情,想創造出對病患和醫生更好的醫療系統。實踐醫學的同時,他同時在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修習 MBA 和 MPH 學位。他相信下一個世代的醫生將會在地方上、全球上帶來完全的革新。他擁有的第一手醫療資訊不侷限在芝加哥,同時也在漠南非洲、東歐和東南亞。
- Video Language:
- English
- Team:
closed TED
- Project:
- TEDxTalks
- Duration:
- 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