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turn to Video

呼吸和新陳代謝的互聯 | 魯本·梅爾曼 | TEDxBundaberg

  • 0:09 - 0:11
    大約七年前
  • 0:11 - 0:13
    我看到了這張我自己的照片
  • 0:13 - 0:15
    我決定必須對
  • 0:15 - 0:17
    這個大肚子做一點事
  • 0:19 - 0:22
    所以我少吃、多走動
  • 0:22 - 0:25
    瞧,行了
  • 0:25 - 0:27
    我減了 16 公斤
  • 0:27 - 0:29
    你可能想知道
  • 0:29 - 0:30
    他是怎麼做到的?
  • 0:30 - 0:31
    但是我想知道
  • 0:31 - 0:33
    這 16 公斤去哪裡了?
  • 0:33 - 0:36
    自此之後,我一直著迷於這個問題
  • 0:36 - 0:40
    最終在《英國醫學雜誌》上
    發表了一篇論文
  • 0:40 - 0:43
    論文非常簡短——
    850 字,兩個圖表
  • 0:45 - 0:48
    然後我出書,不是暢銷書
  • 0:48 - 0:49
    因為它告訴你
  • 0:49 - 0:51
    必須少吃多動來減肥
  • 0:51 - 0:53
    沒人想聽這個
  • 0:53 - 0:58
    但在新南威爾士大學
    這是大一的課題
  • 0:58 - 1:00
    我最好解釋一下
  • 1:00 - 1:05
    不是我搞懂減肥時脂肪去哪
  • 1:05 - 1:07
    那件事很久以前就解決了
  • 1:07 - 1:10
    這裡有一些過往資訊提供各位參考
  • 1:10 - 1:13
    庫克船長在 1770 年
    航行越過班達伯格時
  • 1:13 - 1:17
    我們不知道減肥時
    脂肪會變成什麼
  • 1:17 - 1:21
    但是當第一艦隊駛入雪梨灣時
  • 1:21 - 1:22
    我們確實知道答案
  • 1:22 - 1:25
    一切都搞清楚了
  • 1:25 - 1:26
    透過安東萬·拉瓦節
    一切都搞清楚了
  • 1:26 - 1:29
    他發現呼吸是燃燒
  • 1:30 - 1:33
    把食物變成二氧化碳和水
  • 1:33 - 1:36
    在此過程中,沒有失掉任何東西
  • 1:36 - 1:37
    也沒有增加新物
  • 1:37 - 1:39
    一切轉型了
  • 1:39 - 1:41
    所以,我做了什麼呢?
  • 1:41 - 1:44
    我在減肥時,首次想到這個問題
  • 1:44 - 1:46
    我非常著迷,想知道答案
  • 1:46 - 1:50
    如果我減掉 10 公斤
    這 10 公斤到哪裡去了?
  • 1:51 - 1:53
    我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才弄清楚
  • 1:53 - 1:55
    事實證明,減肥時
  • 1:55 - 2:00
    每 10 公斤裡的 8.4 公斤
    從你的肺裡出來
  • 2:00 - 2:03
    這是我聽過的最佳事實
  • 2:03 - 2:05
    因此我——
  • 2:05 - 2:09
    你必須添加氧氣才做得到
    無法彈指之間就做到
  • 2:09 - 2:10
    需要一段時間的
  • 2:10 - 2:14
    很久以前我在 TEDxQUT
    演講的時候談過這件事
  • 2:14 - 2:17
    然後我在 ABC 電視台
    Catalyst 節目中講了一個故事
  • 2:17 - 2:20
    我遇到了這個學者
    安德魯·布朗教授
  • 2:20 - 2:21
    他教授生物化學
  • 2:21 - 2:24
    我給他看了我的計算
  • 2:24 - 2:26
    他說:「有意思!
  • 2:26 - 2:27
    讓我們來發表吧。」
  • 2:27 - 2:30
    所以他幫我
    發表於《英國醫學雜誌》
  • 2:30 - 2:32
    我們做的另一件事是
  • 2:32 - 2:36
    用問卷調查了 150 位
    醫生、營養師和私人教練
  • 2:36 - 2:39
    問他們的想法
  • 2:39 - 2:40
    我們發現:
  • 2:40 - 2:42
    他們認為這些事情是不可能的
  • 2:42 - 2:47
    你不能把脂肪變成能量
    因為它是由原子組成的
  • 2:47 - 2:50
    需要有反物質原子才能消滅原子
  • 2:51 - 2:54
    因此,這是絶對不可能的
  • 2:54 - 2:56
    從那以後我意識到,等一下
  • 2:56 - 2:59
    我們的健康常識差距更大
  • 2:59 - 3:02
    我問過數千個孩子這個問題:
  • 3:02 - 3:04
    你吸氣時,吸進了什麼?
  • 3:04 - 3:05
    氧氣
  • 3:05 - 3:06
    呼氣時,呼出了什麼?
  • 3:06 - 3:08
    二氧化碳
  • 3:08 - 3:12
    他們沒意識到吸進原子
  • 3:12 - 3:15
    吸進兩個原子,但呼出三個原子
  • 3:15 - 3:19
    而且就是這個多出來的原子
    造成健康素養的差距
  • 3:20 - 3:22
    這也是減肥的祕訣
  • 3:22 - 3:28
    因為這意味著你呼出的氣
    比你的吸進的重
  • 3:29 - 3:32
    當你問周圍的人
    很少有人知道這一點
  • 3:32 - 3:34
    來聽聽這些人:
  • 3:34 - 3:37
    (影片)魯本·梅爾曼:
    從空氣中吸入
  • 3:37 - 3:39
    讓你還活著的氣體叫什麼?
  • 3:39 - 3:40
    路人:氧氣
  • 3:40 - 3:41
    路人:氧氣
  • 3:41 - 3:44
    魯本:你活著時呼出什麼氣體?
  • 3:44 - 3:46
    路人:二氧化碳?
  • 3:46 - 3:47
    路人:二氧化碳?
  • 3:48 - 3:49
    魯本:第三個問題
  • 3:49 - 3:53
    二氣化碳中的碳原子從何而來?
  • 3:53 - 3:54
    路人:哦……
  • 3:55 - 3:57
    路人:我不知道
  • 3:57 - 3:58
    路人:(咯咯笑)不知道
  • 3:58 - 4:00
    路人:我不知道
  • 4:01 - 4:02
    路人:嘿,我毫無頭緒
  • 4:02 - 4:04
    路人:噢!嗯……
  • 4:04 - 4:07
    路人:嗯..….哇!好問題
  • 4:07 - 4:10
    路人:我應該在化學方面多花點心思
  • 4:10 - 4:12
    路人:那麼碳原子從哪裡來?要麼...…
  • 4:12 - 4:15
    路人:嗯,污染?
  • 4:15 - 4:16
    路人:煙?廢氣?
  • 4:18 - 4:20
    路人:汽車之類的?我不知道
  • 4:20 - 4:21
    路人:是喔,汽車
  • 4:22 - 4:23
    路人:不知道
  • 4:23 - 4:25
    路人:牛便便? (笑聲)
  • 4:25 - 4:27
    路人:應該知道,但是不知道
  • 4:27 - 4:28
    路人:來自體內,對吧?
  • 4:28 - 4:30
    路人:從我的肺裡出來
  • 4:30 - 4:31
    路人:我的肺嗎?
  • 4:31 - 4:32
    路人:來自環境?
  • 4:32 - 4:34
    路人:從你的血流中?
  • 4:34 - 4:36
    路人:來自生物?
  • 4:36 - 4:37
    路人:也許是鮮血?
  • 4:37 - 4:38
    路人:從植物?
  • 4:38 - 4:41
    路人:我學化學的日子早過去了,想不出來
  • 4:41 - 4:45
    路人:從我們吃的食物?
  • 4:46 - 4:48
    魯本:對了!你答對了!
  • 4:48 - 4:49
    路人:真的?!
  • 4:49 - 4:50
    路人:所以是吃的
  • 4:50 - 4:51
    魯本:是的
  • 4:51 - 4:54
    路人:我們吃的嗎?吃什麼來的?
  • 4:54 - 4:56
    魯本:你聽說過碳水化合物嗎?
  • 4:56 - 4:57
    路人:有
  • 4:57 - 4:58
    路人:哦,是的。哦,好的
  • 4:58 - 5:01
    魯本:你想想看「碳」是什麼意思?
  • 5:01 - 5:02
    路人:二氧化碳
  • 5:02 - 5:06
    路人:大概是二氧化碳?
    它連接到某個東西嗎?
  • 5:06 - 5:11
    路人:是碳、氫和氧氣一起嗎?
  • 5:12 - 5:13
    魯本:是的!
  • 5:13 - 5:16
    路人:碳——碳水化合物,沒錯
  • 5:16 - 5:18
    路人:這是不一樣的字
  • 5:18 - 5:21
    路人:沒想過是 C-H-A,碳和氫
  • 5:21 - 5:22
    這樣啊,有趣
  • 5:23 - 5:24
    魯本:你做什麼職業?
  • 5:24 - 5:27
    我是健康和體育老師
  • 5:29 - 5:31
    (舞台現場)這不是健康素養的差距
  • 5:31 - 5:34
    而是健康教育的巨大黑洞
  • 5:34 - 5:38
    令人驚訝的是我們應該
    在學校學到了所有這些東西
  • 5:38 - 5:41
    我們學到了點
    但沒有人教你如何連接它們
  • 5:41 - 5:44
    碳水化合物一詞是個大的提示
  • 5:44 - 5:46
    那是因為它代表碳原子
  • 5:46 - 5:48
    被水化了——
  • 5:48 - 5:51
    如果你脫水了,你需要喝水
  • 5:51 - 5:56
    水有化學公式,代表一堆原子
  • 5:56 - 5:59
    那麼你吃的這些
    碳水化合物來自哪裡?
  • 5:59 - 6:00
    我的意思是這是什麼東西?
  • 6:00 - 6:02
    這一切都始於植物
  • 6:03 - 6:08
    製作碳水化合物的第一步
    是植物從土壤中吸水
  • 6:08 - 6:10
    他們吸收水分子
  • 6:10 - 6:12
    粘成一個分子叫做葉綠素
  • 6:12 - 6:13
    你們都聽說過
  • 6:13 - 6:18
    它需要光子破壞化學鍵
  • 6:18 - 6:20
    就有了自由的原子
  • 6:20 - 6:21
    做兩次
  • 6:21 - 6:24
    兩個原子足夠成為氧分子
  • 6:24 - 6:27
    這是光合作用的廢物
  • 6:27 - 6:29
    順便說一句,就是你呼吸的東西
  • 6:29 - 6:34
    因此,你吸入的每個氧氣分子
    來自兩個水分子
  • 6:34 - 6:38
    步驟 2 是葉子
    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
  • 6:38 - 6:43
    進行的化學過程
    被稱為卡爾文循環
  • 6:43 - 6:45
    如果把六個碳原子粘在一起
  • 6:45 - 6:47
    就可以製造葡萄糖
  • 6:47 - 6:51
    這是宇宙中最重要的碳水化合物
  • 6:51 - 6:55
    重排這些原子就可以製作果糖
  • 6:55 - 6:57
    甘蔗就是這樣製作的
  • 6:57 - 6:59
    我在那邊就擺著一支甘蔗
  • 6:59 - 7:01
    如果你把它放在陽光下
  • 7:01 - 7:04
    它會把二氧化碳和水變成糖
  • 7:04 - 7:06
    如果你將葡萄糖粘在果糖上
  • 7:06 - 7:08
    你會得到食糖
  • 7:08 - 7:12
    如果你把半乳糖粘在葡萄糖上
  • 7:12 - 7:15
    你會得到另一個著名的雙醣
  • 7:15 - 7:17
    叫做乳糖
  • 7:17 - 7:19
    如果無法吸收乳糖
  • 7:19 - 7:23
    便不能打破這個氧原子
    和其鄰居之間的聯繫
  • 7:24 - 7:27
    如果你知道原子
    所有這些東西都是可以理解的
  • 7:27 - 7:29
    這一切都從植物開始
  • 7:29 - 7:31
    但是,你不只是吃碳水化合物
  • 7:31 - 7:33
    這些就是你吃的
  • 7:33 - 7:34
    所有大量的營養
  • 7:34 - 7:36
    我們看了碳水化合物
  • 7:36 - 7:37
    來看脂肪
  • 7:37 - 7:39
    大自然中最常見的三種脂肪酸是什麼?
  • 7:39 - 7:41
    棕櫚油中的棕櫚酸
  • 7:41 - 7:43
    橄欖油中的油酸
  • 7:44 - 7:46
    但是那裡只有三個原子
  • 7:46 - 7:48
    三種,三要素
  • 7:48 - 7:53
    如果你把這三種脂肪酸
    和甘油分子粘在一起
  • 7:53 - 7:55
    就成了三酸甘油脂
  • 7:55 - 7:58
    正是橄欖油和自然界中
    每一種脂肪的結構
  • 7:58 - 8:01
    脂肪細胞中的肥油
  • 8:01 - 8:03
    也是你減肥時想去掉的脂肪
  • 8:03 - 8:05
    燃燒脂肪
  • 8:05 - 8:08
    實際上是把它轉換成二氧化碳和水
  • 8:08 - 8:09
    稱為新陳代謝
  • 8:09 - 8:11
    人們說的燃燒脂肪
  • 8:11 - 8:14
    意思是把它轉換成二氧化碳和水
  • 8:14 - 8:15
    有兩種做法
  • 8:15 - 8:19
    主要的方式稱為 β 氧化途徑
  • 8:19 - 8:22
    但是還有另一種方式
    稱為生酮途徑
  • 8:22 - 8:24
    是鼓吹低碳水化合物的人大力支持的
  • 8:24 - 8:28
    它攝取脂肪酸並將其轉變
    變成較小的分子——
  • 8:28 - 8:31
    乙酸乙酯——然後變成丙酮
  • 8:31 - 8:33
    和 β-羥基丁酸
  • 8:33 - 8:36
    但重點是你仍然需要補充氧氣
  • 8:36 - 8:38
    之後仍然變成二氧化碳和水
  • 8:38 - 8:41
    所以不管你吃什麼飲食
  • 8:41 - 8:45
    如果你燃燒脂肪
    就是將其轉化為二氧化碳和水
  • 8:45 - 8:49
    酒精也由相同的三個原子組成
  • 8:49 - 8:50
    有意思的是蛋白質
  • 8:50 - 8:53
    它由 20 種氨基酸組成
  • 8:53 - 8:55
    但是只多了兩種原子(氮和硫)
  • 8:55 - 8:59
    因此,儘管非常複雜
    它們只有五個元素
  • 8:59 - 9:02
    如果你吃蛋白質——
    讓我們看看
  • 9:02 - 9:06
    人類需要那 20 種氨基酸
  • 9:06 - 9:10
    自然界中的蛋白質
    全都由這 20 個氨基酸組成
  • 9:12 - 9:13
    人類的嬰兒
  • 9:13 - 9:16
    是 60% 的水、16%的蛋白質
  • 9:16 - 9:20
    19% 的脂肪和 5% 的其他東西組成
  • 9:20 - 9:22
    燃燒蛋白質時——
  • 9:22 - 9:25
    如果吃了很多
    不能存儲,得要燒掉——
  • 9:25 - 9:28
    把它轉化成二氧化碳、水
  • 9:28 - 9:30
    一點尿素和一些硫酸鹽
  • 9:30 - 9:33
    這兩樣最終會通過膀胱排入廁所
  • 9:33 - 9:36
    現在你知道吃的東西去了哪裡
  • 9:37 - 9:38
    不過,你可能想知道
  • 9:38 - 9:40
    「我吃的是碳、氫、氧
  • 9:40 - 9:43
    那各種飲食到底怎樣?」
  • 9:43 - 9:47
    令人驚訝的是垃圾食物
    也由碳、氫、氧組成
  • 9:47 - 9:50
    但是缺乏許多維生素和礦物質
  • 9:50 - 9:51
    因此,讓我們來看一下
  • 9:51 - 9:56
    這是你需要的 14 種維生素
  • 9:57 - 10:01
    缺乏就會得壞血病
    腳氣病——會失明的
  • 10:01 - 10:02
    但令人驚訝的是
  • 10:02 - 10:05
    每天只需要大約半克
  • 10:05 - 10:10
    每天必要的 14 種營養素
    被稱為礦物質
  • 10:10 - 10:11
    就是這些
  • 10:11 - 10:14
    這裡是每日的建議攝取量
  • 10:14 - 10:17
    合起來七克
  • 10:17 - 10:18
    不怎麼多
  • 10:18 - 10:21
    所以我們稱它們為微量營養素
  • 10:21 - 10:24
    一旦我告訴人們之後
    被問的第一個問題是
  • 10:24 - 10:26
    「所以怎樣?我該多呼吸嗎?」
  • 10:26 - 10:28
    過度呼吸將會換氣過度
  • 10:28 - 10:30
    (笑聲)
  • 10:30 - 10:32
    讓我們談談呼吸
  • 10:32 - 10:35
    與在加護病房工作的任何人交談
  • 10:35 - 10:38
    他們會告訴你,一個人躺著不動
  • 10:38 - 10:41
    每公斤的體重要 3.5 毫升的氧氣
  • 10:41 - 10:47
    會排出 2.6 至 2.9 毫升的二氧化碳
  • 10:47 - 10:49
    我體重 72 公斤
  • 10:49 - 10:54
    所以這意味著僅僅維持生命
    我就需要 252 毫升氧氣
  • 10:54 - 10:57
    那是每小時 15 公升的空氣
  • 10:57 - 11:00
    這裡是相當於我呼吸一小時的量
  • 11:01 - 11:03
    我得吸那麼多空氣
  • 11:03 - 11:07
    才讓一個氣球量的氧氣進入我的血液
  • 11:07 - 11:09
    一個氣球約 15 公升
  • 11:10 - 11:15
    我每小時需要那麼多的氧氣
    才能夠保持清醒和活著——
  • 11:16 - 11:18
    更正,清醒不算在內——只是活著
  • 11:18 - 11:19
    這是我的靜止代謝率
  • 11:19 - 11:24
    我在那個小時裡
    吸入又呼出的空氣裡面
  • 11:24 - 11:26
    會有一個氣球量的二氧化碳
  • 11:26 - 11:29
    這些數字越變越好
  • 11:29 - 11:34
    如果把所有二氧化碳中的
    碳原子全加起來,僅僅碳
  • 11:34 - 11:38
    每天就會有 136 至 151 克
  • 11:38 - 11:40
    大約每星期一公斤
  • 11:40 - 11:43
    一年大約 49 至 55 公斤
  • 11:43 - 11:47
    如果你想減肥
    不要再吃那麼多的碳
  • 11:47 - 11:51
    這就是讓自己呼吸變瘦的關鍵
  • 11:52 - 11:57
    醫生會......如果你不能自主呼吸
    他們將監控你呼吸
  • 11:57 - 11:59
    如果你要進行手術
  • 11:59 - 12:01
    麻醉師會監控你的呼吸
  • 12:01 - 12:03
    看你的呼吸裡
    應該含有多少二氧化碳
  • 12:04 - 12:08
    換氣過度的身體
    不會「產生」更多的二氧化碳
  • 12:08 - 12:10
    只是不必要地「呼出」更多罷了
  • 12:10 - 12:12
    情形是這樣:
  • 12:12 - 12:14
    排出的二氧化碳比體內製造的多
  • 12:14 - 12:16
    體內的含碳量會減少
  • 12:16 - 12:18
    這被稱為低碳酸血症
  • 12:18 - 12:22
    時間過長會導致喪失意識
  • 12:22 - 12:23
    有人問我:
  • 12:23 - 12:26
    「那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
    或肺氣腫的人呢?
  • 12:26 - 12:30
    他們會因為無法排出
    足夠的二氧化碳而超重嗎?」
  • 12:30 - 12:32
    他們無法行卡爾文循環——
  • 12:32 - 12:33
    植物能——
  • 12:33 - 12:36
    所以人不能把沒有呼出去的二氧化碳
  • 12:36 - 12:37
    轉回成脂肪
  • 12:37 - 12:38
    那是不可能的
  • 12:39 - 12:44
    對這項功能有很多的誤解
  • 12:44 - 12:49
    你吃的碳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呼出
  • 12:49 - 12:52
    讓我們看看你累積碳有多快
  • 12:52 - 12:54
    我很喜歡這個東西
  • 12:54 - 12:58
    檸檬口味的汽水含很多糖
  • 12:58 - 12:59
    是糖分最高的飲料之一
  • 12:59 - 13:01
    那麼,有多少糖呢?
  • 13:03 - 13:05
    好吧,一包是三克
  • 13:05 - 13:07
    所以 23 又三分之一包
  • 13:07 - 13:09
    看起來像這樣
  • 13:09 - 13:12
    想把那麼多糖變成二氧化碳和水
  • 13:12 - 13:14
    需要一段時間
  • 13:14 - 13:16
    需要吸那麼多的氧氣
  • 13:16 - 13:18
    產生那麼多的二氧化碳
  • 13:18 - 13:20
    究竟多少?要四個氣球的量
  • 13:20 - 13:22
    四個氣球那麼多的二氧化碳量
  • 13:22 - 13:26
    所以,我要花多長時間
    呼出那麼多的碳?
  • 13:26 - 13:28
    我得花四個小時
  • 13:28 - 13:32
    我每小時只呼出一個氣球的二氧化碳
  • 13:32 - 13:34
    如果我保持靜止的話
  • 13:34 - 13:37
    但是如果我去散步
    一小時就會呼出那麼多
  • 13:37 - 13:40
    如果跑步只需要 30 分鐘
  • 13:40 - 13:42
    這就是為什麼大家說少吃多動
  • 13:42 - 13:45
    因為運動時換更多氣
  • 13:45 - 13:47
    其中總是有二氧化碳
  • 13:47 - 13:50
    如果跟比較健康的食品相比呢?
    [ 水果冰沙 ]
  • 13:50 - 13:52
    這裡面含有維生素和氨基酸
  • 13:52 - 13:54
    以及其他的好東西
  • 13:54 - 13:59
    但是如果把這些成分
    放入食物的方程式
  • 13:59 - 14:02
    就會發現實際上也得花四個小時
  • 14:02 - 14:07
    這是生長在山丘北側
    得到僧人祝福的
  • 14:07 - 14:11
    有機全麥麵包夾的
    鮪魚沙拉三明治
  • 14:11 - 14:12
    (笑聲)
  • 14:12 - 14:14
    也還是四個小時的呼吸,對吧?
  • 14:14 - 14:17
    所以重點不是
    它們在健康上相不相等
  • 14:17 - 14:20
    而是它們需要的呼出時間等長
  • 14:20 - 14:21
    一個蘋果要花一個小時
  • 14:21 - 14:24
    一個小巧的巧克力棒
    是一小時十分鐘
  • 14:24 - 14:28
    正常大小要 3.5 小時
    特大號的就要 5.25 小時
  • 14:28 - 14:30
    想減肥不要喝汽水
  • 14:30 - 14:32
    因為裡面有碳原子
  • 14:32 - 14:34
    要喝水
  • 14:34 - 14:36
    如果你喜歡這類食物——
  • 14:36 - 14:37
    誰不呢?——
  • 14:37 - 14:39
    一大杯咖啡和一塊蛋糕
  • 14:39 - 14:43
    那相當於在早餐和午餐間
    呼吸十個鐘頭的量
  • 14:43 - 14:45
    所以要小心
  • 14:45 - 14:48
    像這個誘人的大漢堡要七個小時
  • 14:48 - 14:51
    加上大薯條得要 13 個小時
  • 14:51 - 14:54
    加大杯汽水需要 16 小時
  • 14:54 - 14:58
    狂吃一個大聖代
    得花一整天的呼吸時間
  • 14:58 - 15:00
    這就是為什麼肥胖病流行
  • 15:00 - 15:03
    但沒人真正知道
    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 15:03 - 15:06
    所以我們通常說的
    卡路里進,卡路里出
  • 15:06 - 15:09
    對你有什麼幫助呢?
  • 15:09 - 15:11
    好,我要說原子進,原子出
  • 15:11 - 15:16
    計算卡路里實際上是計算碳原子
  • 15:16 - 15:19
    因為食物中的能量
  • 15:19 - 15:22
    就是碳和氫原子粘在一起
  • 15:23 - 15:24
    所有的食物都是
  • 15:24 - 15:28
    是陽光使它們結合在一起
  • 15:28 - 15:34
    我最想在班達伯格這裡進行的計劃
  • 15:34 - 15:35
    是教孩子這件事
  • 15:35 - 15:36
    你們也可以教
  • 15:36 - 15:38
    小孩子喜歡學習原子
  • 15:38 - 15:41
    成人則是嚇壞了
  • 15:41 - 15:44
    但是小孩絕對喜歡
  • 15:44 - 15:47
    這是伊薩卡河
    布里斯班的國立學校
  • 15:47 - 15:49
    這是印度的一所學校
  • 15:49 - 15:53
    這些孩子正在用氨基製造氨基酸
  • 15:53 - 15:55
    把它們粘在一起做成蛋白質
  • 15:55 - 15:59
    這精彩的資源是我的朋友
    伊恩·斯圖爾特(Ian Stewart)發明的
  • 16:00 - 16:01
    稱為「粘性原子」
  • 16:01 - 16:05
    他是退休的物理和化學老師
  • 16:05 - 16:06
    在布里斯班教書
  • 16:06 - 16:08
    他們有磁性鍵
  • 16:08 - 16:10
    三歲甚至更年輕的小孩
  • 16:10 - 16:12
    都可以玩這些東西來了解原子
  • 16:12 - 16:14
    在場的教育者
  • 16:14 - 16:18
    這些東西符合具體
    繪畫抽象的教學方式
  • 16:18 - 16:20
    這是一個很棒的教學法
  • 16:20 - 16:22
    伊恩和我希望能一起合作
  • 16:22 - 16:25
    我們剛剛才從後台拿出這個
  • 16:25 - 16:29
    因為我們想教育孩子
  • 16:29 - 16:32
    讓他們了解體內的真實情況
  • 16:32 - 16:36
    不教他們是原子組成的就辦不到
  • 16:38 - 16:40
    不幸的是
  • 16:40 - 16:43
    現今的課程直到孩子升入 9 年級
  • 16:43 - 16:46
    才介紹原子和分子的概念
  • 16:46 - 16:49
    直到他們進入 10 年級
    才看到元素週期表
  • 16:49 - 16:50
    為什麼?
  • 16:50 - 16:56
    因為一個叫讓·皮亞傑的人——
    他是當代的佛洛伊德——
  • 16:57 - 16:59
    他以為孩子們直到大約 14 歲
  • 16:59 - 17:02
    才有抽象的觀念
  • 17:03 - 17:06
    我們不再使用佛洛伊德德的心理學了
  • 17:06 - 17:08
    我們仍然學習它,但是我們不使用它
  • 17:08 - 17:09
    然而我們的課程
  • 17:09 - 17:14
    仍在一個很久之前就死了的人的咒語下
  • 17:14 - 17:16
    他關於教育的想法——
  • 17:16 - 17:19
    有人有那些想法,但是他們錯了——
  • 17:19 - 17:21
    所以我希望看到
  • 17:21 - 17:24
    如果孩子有了這些知識
    長大後會怎樣?
  • 17:24 - 17:28
    十年後在像班達伯格這樣的小鎮
    肥胖率將會是多少?
  • 17:28 - 17:32
    如果所有的孩子
    都在小學時學到了
  • 17:32 - 17:35
    他們長大後就會接受
    這個減肥的建議:
  • 17:35 - 17:42
    少吃、多動,和繼續呼吸嗎?
  • 17:42 - 17:43
    謝謝
  • 17:43 - 17:46
    (掌聲)
Title:
呼吸和新陳代謝的互聯 | 魯本·梅爾曼 | TEDxBundaberg
Description:

魯賓·梅爾曼(Ruben Meerman)透過解釋減肥時脂肪的流向,分享如何呼吸瘦身的知識。 魯本在澳大利亞孩子中以衝浪科學家而聞名。他在 ABC 電視台的節目上進行了十多年的實驗,並且是 Play 學校的首位常駐科學家。魯本的研究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上,他還是《大胖神話》的作者。

TEDx 由地區社群獨立舉辦,演講採 TED 大會形式。更多相關資訊: http://ted.com/tedx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xTalks
Duration:
17:53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 Compare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