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turn to Video

融合教育的力量 | 伊莱娜 · 施瓦茨 | TEDxEastsidePrep

  • 0:03 - 0:05
    请想象一个世界:
  • 0:05 - 0:09
    一个各种能力的孩子都能
    共同学习、玩耍和成长的世界,
  • 0:10 - 0:14
    一个所有人都能自主决定与谁交友、
  • 0:14 - 0:17
    或去哪所学校上学,
  • 0:17 - 0:21
    或与谁一起学习的世界,
    而不用在乎能力的差异。
  • 0:21 - 0:23
    这就是我每天都在为之奋斗的事。
  • 0:23 - 0:27
    我试着思考如何去实现这个想象,
  • 0:28 - 0:32
    如何试着理解并欣赏
  • 0:32 - 0:36
    融合教育的力量与光明前景。
  • 0:36 - 0:38
    所以,什么是“融合”?
  • 0:38 - 0:41
    “融合”并不是一种策略——
    一种教学策略——
  • 0:42 - 0:45
    “融合”也不是为学生分班的方式,
  • 0:45 - 0:47
    “融合”是一种归属感,
  • 0:47 - 0:49
    一种集体的归属感,
  • 0:49 - 0:53
    比如一群朋友、一所学校、一个社区。
  • 0:53 - 0:56
    但我们也需要记住,
  • 0:56 - 0:59
    “融合”并不只是意味着身处某个团体。
  • 1:00 - 1:03
    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
  • 1:03 - 1:07
    你走进一个满是人的屋子里,
  • 1:07 - 1:10
    但你并不属于那里,
    你不是他们中的一员,
  • 1:10 - 1:12
    这样的感觉并不好。
  • 1:13 - 1:15
    所以我们应该怎么做
  • 1:15 - 1:18
    才能让我们所教育的孩子
  • 1:18 - 1:22
    不会经历这种受冷落的感觉?
  • 1:23 - 1:25
    我们的工作是教书育人,
  • 1:25 - 1:27
    我们可以通过教学去办到。
  • 1:27 - 1:32
    我们所知道,并且希望知道的是,
  • 1:32 - 1:33
    教学确有效果,
  • 1:33 - 1:35
    而且十分重要。
  • 1:36 - 1:41
    但同样重要的是,
    教育并非 “教过就好”,
  • 1:41 - 1:43
    教育是有意识的行为,
  • 1:44 - 1:47
    教育也是需经策划的行为。
  • 1:47 - 1:52
    教育能让我们所有人都更加成功——
  • 1:52 - 1:58
    比如正在认识周遭世界的孩童,
  • 1:58 - 2:03
    比如正在学习语言的残障男孩,
  • 2:03 - 2:09
    比如正在学习两位数加法
  • 2:09 - 2:11
    或者如何骑单车的小学生,
  • 2:11 - 2:15
    亦或是一位年逾五旬且不懂科技
  • 2:15 - 2:18
    却正在学着用平板电脑的人。
  • 2:18 - 2:20
    教育对所有人都有效。
  • 2:20 - 2:24
    良好教育对我们所有人都有好处。
  • 2:24 - 2:31
    如今,有时我们成年人
    也会忘记良好教育的重要性,
  • 2:31 - 2:36
    因为我们不想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太远,
  • 2:36 - 2:38
    也不想尝试去学习新事物。
  • 2:38 - 2:41
    所以,我每年都会做一件事:
  • 2:41 - 2:45
    鼓励我的研究生们
    尝试学习一样新的东西。
  • 2:45 - 2:49
    研究生往往会疑惑地看着我,说:
  • 2:49 - 2:51
    “我们是研究生,
  • 2:51 - 2:53
    我们每天都在学习新东西。”
  • 2:53 - 2:57
    然后我会说: “是啊,
    但既然你们已经成了研究生,
  • 2:57 - 2:59
    说明你们对读书已了如指掌,
  • 2:59 - 3:01
    所以,试着学些其他的东西吧,
  • 3:01 - 3:05
    试着学些你并不擅长的东西。”
  • 3:05 - 3:07
    我本人也遵循这一理念,
  • 3:07 - 3:10
    我会经常学习新技能或新知识,
  • 3:10 - 3:15
    且这些技能和知识都来自
    我并不擅长的领域,
  • 3:15 - 3:19
    因此,我在 50 岁生日那天
    参与了“铁人三项” 比赛,
  • 3:19 - 3:20
    并体会到——
  • 3:20 - 3:21
    (掌声)
  • 3:21 - 3:22
    谢谢。
  • 3:22 - 3:23
    (笑声)
  • 3:24 - 3:28
    我也从中体会到了教育的重要性。
  • 3:29 - 3:34
    当我们谈及教育时,
    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
  • 3:34 - 3:39
    要同时考虑教育对师生双方的影响。
  • 3:40 - 3:44
    教育对学生的一大好处就是:
  • 3:44 - 3:49
    教育会使学生更为自信、
    更有能力,不是吗?
  • 3:49 - 3:54
    良好的教育
    会让学生们,让孩子们,
  • 3:54 - 3:58
    更好地掌握老师教给他们的东西。
  • 3:58 - 4:02
    同时,老师也会变得更加自信,
  • 4:03 - 4:06
    因为,对于一位老师而言,
  • 4:06 - 4:09
    最振奋的事莫过于
    亲眼见证学生们的进步。
  • 4:09 - 4:11
    而且,确实,没有什么——
  • 4:11 - 4:16
    没什么能比帮助学生
    在学习上取得成效,
  • 4:16 - 4:20
    让他们能更好地获得信心。
  • 4:20 - 4:22
    如果你想教育某人,
  • 4:22 - 4:24
    如果你想提升某人的自信,
  • 4:24 - 4:25
    那就教他怎样阅读吧,
  • 4:25 - 4:27
    这就是你的办法。
  • 4:27 - 4:31
    说到教学,有一样东西十分重要,
  • 4:31 - 4:36
    那就是老师必须思考
    自己要教些什么。
  • 4:36 - 4:38
    每当有人前来参观
  • 4:38 - 4:42
    我们在华盛顿大学开设的
    以融合教育为特色的学前教育学院时,
  • 4:42 - 4:45
    他们往往会说: “真是太棒了,
  • 4:45 - 4:48
    在这里我分不出
    谁有残疾,谁没有残疾。”
  • 4:48 - 4:50
    听到这总会让我倍感欣喜。
  • 4:50 - 4:54
    但仅仅让学生进行自然交流
    就是一个好办法吗?
  • 4:54 - 4:58
    要知道,过去 50 年
    针对同时接收残障以及健全儿童的
  • 4:58 - 5:01
    学校统计数据显示,
  • 5:01 - 5:03
    如果不对儿童进行任何特殊干预,
  • 5:03 - 5:05
    那么结果只能是
  • 5:05 - 5:07
    残障儿童和健全儿童共处一室,
  • 5:07 - 5:09
    但不会进行任何交流。
  • 5:09 - 5:14
    所以,如希望这两类儿童相互交流,
    我们就需要教他们这样做;
  • 5:14 - 5:19
    如果我们希望他们互帮互助、
  • 5:19 - 5:22
    主动交流,并对彼此更加友善,
  • 5:22 - 5:24
    我们就需要教他们这样做;
  • 5:24 - 5:30
    如果我们想建设一个
    同学间相互关心、相互扶持的班集体,
  • 5:30 - 5:31
    我们就需要教他们这样做。
  • 5:31 - 5:34
    这种教学必须是有意识的。
  • 5:34 - 5:38
    其次,这样的教学
    还需要建立在数据之上。
  • 5:39 - 5:46
    我的意思是,
    好的教育会带来好的结果。
  • 5:46 - 5:48
    事实上,我们往往会说
  • 5:48 - 5:52
    学生的失败等同于教育的失败。
  • 5:53 - 5:57
    如果学生无法完成
    我们所制定的学习目标,
  • 5:58 - 6:02
    那是因为我们老师
    没有正确地教导学生,
  • 6:03 - 6:05
    而不一定因为我们是差劲的老师。
  • 6:05 - 6:09
    原因可能还在于
    我们没找到正确的教学方式。
  • 6:10 - 6:13
    也许我们没能控制
  • 6:13 - 6:15
    所有我们应当控制的因素。
  • 6:16 - 6:20
    但当一位学生在某个领域止步不前,
  • 6:20 - 6:22
    我们所要汲取的教训是,
  • 6:22 - 6:25
    我们需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
  • 6:27 - 6:29
    教育的确很重要,
  • 6:29 - 6:31
    尤其是
  • 6:31 - 6:37
    在教授价值观、技能、活动和结果时;
  • 6:37 - 6:45
    或我们想知道学生
    在融合教育环境里可以学到什么时。
  • 6:45 - 6:49
    现在,当我和同事们在研究融合教育,
  • 6:49 - 6:51
    我们齐心协力,
  • 6:51 - 6:55
    在五年间研究了约 35 名儿童,
  • 6:55 - 6:58
    这些儿童包括小学生到高中生。
  • 6:59 - 7:01
    他们都是患有严重残疾的儿童,
  • 7:01 - 7:06
    我们在过去五年里
    无数次观察这些儿童,
  • 7:06 - 7:10
    并与他们的老师、家长、同学、
  • 7:10 - 7:12
    以及与他们本人交流——
    如果他们能交谈的话,
  • 7:13 - 7:18
    因为我们想了解
    融合教育带来的好处。
  • 7:18 - 7:19
    我们都知道这是有好处的,
  • 7:19 - 7:21
    我们也看见了好处,
  • 7:21 - 7:22
    我们还听说了许多故事,
  • 7:22 - 7:25
    而事实上,其中有一个故事
    是我们每年都会听到的,
  • 7:25 - 7:28
    我喜欢称之为“生日派对的故事”。
  • 7:28 - 7:33
    想象一下,这里有一位
    患有严重残障的三年级学生
  • 7:33 - 7:35
    他一直都被安排在
    不同于其他学生的班级。
  • 7:36 - 7:40
    但今年,该校决定采用融合教育,
  • 7:40 - 7:42
    因此,在支持下,
  • 7:42 - 7:44
    这位学生被安排在普通班级上课。
  • 7:45 - 7:48
    新学年开始三个月之后的一天,
  • 7:48 - 7:51
    布莱恩——三年级学生——放学回家,
  • 7:51 - 7:54
    他的书包里有一张生日派对的请柬。
  • 7:55 - 7:57
    他的父母说,这是布莱恩第一次
  • 7:57 - 8:00
    受邀参加生日派对。
  • 8:00 - 8:03
    这确实是一大结果,对吗?
  • 8:03 - 8:06
    但这并不是融合教育的最终结果。
  • 8:06 - 8:10
    请柬的数量并不是融合教育的结果,
  • 8:10 - 8:12
    而是体现结果的一项指标。
  • 8:13 - 8:16
    那我们想要的结果是什么呢?
  • 8:16 - 8:22
    我们想要的结果是归属、关系和技能。
  • 8:22 - 8:24
    “归属”决定了我们的交流方式,
  • 8:24 - 8:30
    以及我们的孩子怎样
    在团体、学校、班级,
  • 8:31 - 8:32
    和社群内进行交流。
  • 8:32 - 8:35
    “归属”还决定我们应采取什么措施
  • 8:35 - 8:38
    来协助孩子在那个群体里
    进行有意义的交流。
  • 8:38 - 8:42
    “关系”是学生与班级同学和其他同学
  • 8:42 - 8:46
    进行一对一交流的基础。
  • 8:46 - 8:50
    而我们所考虑的是
    学生之间可能会存在多少种关系。
  • 8:50 - 8:53
    我们考虑了很多种可能的关系。
  • 8:53 - 8:57
    比如你和班级某个同龄人相处;
  • 8:57 - 9:00
    比如你对班级某个同学施以援手;
  • 9:00 - 9:04
    比如班级某个同学对你施以援手;
  • 9:04 - 9:08
    比如你和班级某个同学发生冲突,
  • 9:08 - 9:13
    而你需要学习解决冲突的正确之道。
  • 9:13 - 9:16
    你或许已经发现,
    有一种关系我们没有标明,
  • 9:16 - 9:17
    那就是友谊。
  • 9:17 - 9:22
    因为友谊是一系列复杂关系的集合体,
  • 9:22 - 9:26
    这些复杂关系包括互帮互助,
  • 9:26 - 9:27
    包括外出玩耍,
  • 9:27 - 9:30
    有时也包括纠纷冲突,包括握手言和。
  • 9:31 - 9:36
    当然,融合教育的另一结果就是“技能”。
  • 9:36 - 9:41
    对于技能学习的重要性
  • 9:41 - 9:43
    我们一定会赞赏有加,
  • 9:43 - 9:49
    但仅仅拥有技能并不意味着能成大器。
  • 9:49 - 9:52
    我们都知道,那些擅长数学、
  • 9:52 - 9:56
    擅长写作、擅长科学的人
  • 9:56 - 9:59
    无法使用自己技能的原因就在于
  • 9:59 - 10:01
    他们无法与其他人合作共事,
  • 10:01 - 10:03
    因为他们并没有好的人际关系,
  • 10:03 - 10:05
    因为他们不屑于建立关系,
  • 10:05 - 10:08
    或者没有能力成为团队一员。
  • 10:10 - 10:14
    所以,我们把以上种种
    统称为融合教育。
  • 10:15 - 10:19
    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融合教育,
  • 10:20 - 10:23
    我们也讨论了怎样促进融合教育。
  • 10:24 - 10:27
    但现在的问题是,
    为什么我们要关心——
  • 10:27 - 10:29
    为什么我们要关心融合教育呢?
  • 10:29 - 10:31
    我概括一下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 10:31 - 10:35
    融合,即是将多样化的愿景
    转化为实际行动。
  • 10:36 - 10:39
    如果我们关心多样化,
  • 10:39 - 10:44
    那我们就要采取行动,
    让多样化照进现实。
  • 10:44 - 10:46
    我刚才也提到过一份 50 年的统计数据,
  • 10:46 - 10:49
    是关于残障儿童与健全儿童的交流情况,
  • 10:49 - 10:51
    这数据告诉我们,
  • 10:51 - 10:54
    如果你只是把他们放在一个房间里
    但不采取任何特殊行动,
  • 10:54 - 10:58
    那么残障与健全儿童只会同处一室,
  • 10:58 - 11:00
    而不会相互交流。
  • 11:00 - 11:06
    但我们知道,
    如果我们用些聪明的教育方法
  • 11:06 - 11:08
    来促进交流,
  • 11:09 - 11:11
    那么我们所有人都将受益。
  • 11:12 - 11:15
    这也正是融合教育的力量与前景:
  • 11:15 - 11:20
    确保每个人都能得到支持,
    每个人都要接受挑战,
  • 11:20 - 11:22
    这样一来,这个世界将变得更为包容,
  • 11:22 - 11:24
    我们每一个人也将从中受益。
  • 11:24 - 11:26
    谢谢大家。
  • 11:26 - 11:28
    (掌声)
Title:
融合教育的力量 | 伊莱娜 · 施瓦茨 | TEDxEastsidePrep
Description:

班级是个复杂的环境。如果缺乏精心策划、毫不含糊的管理,那么班级将迅速沦为一个少数个体和多数个体恰好共处一室的地方,而不再是一个融合的整体,但班集体的融合有时会被忽视。本演讲将呈现班集体的融合所带来的深远改变。

伊莱娜 · 施瓦茨 (Ilene Schwartz) 博士是华盛顿大学特殊教育领域的教授,亦是该校教育研究与训练中心的负责人。她在堪萨斯大学获得儿童与发展心理学的博士学位,也是一位经行为分析时认证委员会(BACB)认证的行为分析师(BCBA)。施瓦兹博士在 1991 年于华盛顿大学任教,至今仍在活跃地参与研究与专业训练,主要领域是自闭症、融合和教育手段的可持续性。施瓦兹博士于 1990 年起开始接受由美国教育部发放的研究津贴,她也是若干期刊的编辑委员会委员,如《应用行为分析学期刊》(the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和《早期干预期刊》(the Journal of Early Intervention)。

本场演讲于 TEDx 活动进行,TEDx 活动采用 TED 大会形式举办,但由当地团体独立组织。欲知详情,请访问 http://ted.com/tedx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xTalks
Duration:
11:30

Chinese, Simplified subtitles

Revisions